善行也要乐于“晒”
2015-12-18 13:51:49 来源:人民日报
世界不缺少善良的心,缺少的是发现善行的热情、传递善行的努力
不久前,一个全球性的“捡垃圾”运动引起了世界社交媒体的关注。
最开始这么干的,只是荷兰的一个普通上班族托米·克莱恩,他决定在河边清理垃圾的时候,只是单纯地想让河岸回到原来的样子。他给自己制定了每天花半小时捡满一袋垃圾再去上班的计划,并且把垃圾图片按时发到脸书上。没过多久,网络的作用,让简单的善行起了化学变化。
克莱恩的故事引起了广泛的效仿。许多人呼吁道,“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人!”克莱恩的朋友、同事、素昧平生的网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他的计划。在丹麦、英国、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在河岸、海滩、树林里、上班路上、散步湖边……全世界有数以万计的人,用自己渺小的力量、自己喜欢的方式,开始改善自己周围的环境。
相似的事情,其实并不少见。不久前,一位叙利亚难民父亲流亡到黎巴嫩,抱着女儿在街头卖圆珠笔维生。照片上网之后,有人发起“买圆珠笔”捐款活动,得到全球网民热烈响应。不到三个月就筹集到19万美元。他拿着这笔钱开了3间食品店铺,聘用了同样来自叙利亚的难民帮忙,不仅因善行传递改变了自身命运,又继续用善行去回馈善行,改变更多人的命运。
视频网站YouTube有一段视频也被点击了数百万次。视频集锦了一些俄罗斯的行车记录仪拍下的感人画面:大雪纷飞的街道上,一个卡车司机主动将车停下来,帮一辆熄火的私家车拖车;一排车辆停在车水马龙的十字路口,绿灯亮起时,一只小猫刚好被困在中间,排在队首的司机迅速下车,抱起小猫将其平安送抵路对面,而后面的车辆都耐心地等待,无人抢行……看到和转发的人心愿差不多——“希望更多人可以看到,我以后也要做个有爱、有耐心的司机”。
事实上,这些不经意的、温暖的善行在我们的生活中比比皆是。传统文化中,一般乐于做好事的人,都会把“不留名”也作为好事的一部分,认为所做之事理所当然、不足挂齿,只图一整天都心情愉悦。但实际上,我们的感动和鼓舞,经常来自于身边人的善举。善行只要成为话题,网络会让其产生爆炸式的传播效果。即使是个人的微弱正能量,也能唤起更多人的公德心与责任感。这些善意汇聚成了善行联盟,就会迸发出意想不到的巨大力量。
美国作家埃利·威塞尔说,生命的反面不是死亡,是冷漠。善行也需要多晒晒,我们的世界不缺少善良的心,缺少的是发现善行的热情,传递善行的努力。善行在网络时代会传播得更快、更广,正能量也是可以有强大感召力的,我们的爱与善需要更多被触发的机会。面对“人咬狗才是新闻”、负面新闻更易被传播的现实,善行更需要主动传递,不断触及我们内心的柔软,不断激发我们的善良情怀。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15-12-18)生命的反面不是死亡是冷漠 善行也要乐于“晒”
- (2015-06-02)反腐要“打虎拍蝇” 也要“捉蚊子”
- (2015-06-03)情侣分手上演夺狗闹剧 留不住人也要留住狗
- (2015-06-06)中纪委刊文谈政商生态圈:企业家也要恪守君子之道
- (2015-06-06)中纪委刊文谈政商生态圈:企业家也要恪守君子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