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掏鸟窝”,舆论不那么好骗了
2015-12-07 09:47:01 来源:环球时报
一则“河南大学生掏鸟窝被判10年半”的消息本月初开始引发争议,很多人认为“量刑太重”。此案被一些媒体描述成大学生小闫在“自家大门外”或在“邻居家屋檐下”掏了鸟窝,在不知犯罪的情况下惹了大祸。不少人对这样的判决表示不满和愤慨,包括少数专业法律人士拿贪官和该大学生判得“差不多”作对比,强调司法“不公平”。
事情从前天开始出现意外翻盘。有人在网上贴出涉案人明知所逮燕隼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且反复作案,出售所捕雏鸟牟利。舆情因此180度转弯,大批网民发出“法院判得对”的支持声音,认为涉案大学生获此刑期“不冤枉”,他需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
舆论围绕法院判案的激烈曲线在这个案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公众首先对司法新闻有非常突出的兴趣,此外人们很容易被正规媒体或网上提供的信息引导并左右,提供消息者有时会出于利益考虑对信息做片面处理,加上公众对司法公正的总体信任度不高,因而常常波澜迭起。
在这起事件中,涉案人的亲属和律师有为其脱责、尽可能就案情向媒体轻描淡写的主观动机。信息传播者中有些出于自己的价值观,对案情信息做了进一步裁剪。所有这一切与公众对司法体系的信心不足形成了呼应,从而有了最初“冤案”的强烈印象。
这样的情况近年来已反复出现过,“掏鸟窝”案更让人称奇的是围绕它的汹涌舆情后来有了陡然反转。促成这种反转的核心因素像是几篇披露真实案情的文章和截图在网上流传开来,它们至少有一些是网友“自己挖出来的”,并非都来自法院方面的主动提供。
舆论如此感性,先入为主,却又如此朴实求真,不固执于成见,这起案子前后的戏剧性颇为经典。
中国处在法制健全不够、然而健全法制又是国家真实建构努力的特殊时期。在这个过渡期内,人们对司法的公正和严肃将信将疑,大家容易被虚假信息煽动,也能够被真实信息说服。社会上对法律原则仍存在争议,价值观呈现多元,但是法律的权威会逐渐树立,尽管后者有可能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
这种情况下,司法系统一定要尽量加强同舆论的沟通,呼应后者的兴趣,提供所能提供的各种信息。对舆论的质疑要坦诚对待,该说明的说明,该坚持的坚持,该改正的改正。
舆论总希望影响司法判决,但舆论的深层愿望又是司法判决依法保持独立性,不受任何因素、包括舆论的干扰。司法高高在上脱离民意是不受欢迎的,司法惧怕舆论、看着舆论的脸色办案同样不符合公众的长期意愿。人们最尊敬那些只认法律、也只对法律保持忠诚的法官和办案人员。
多给舆论一些空间,它的自净和自我纠错功能就会浮现出来,正面舆论引导也就可以按照相关规律开展起来。舆论的第一落点很重要,但只要机制健康,第一落点即使偏了,接下来扳正的机会还有很多。“掏鸟窝”案前后大回转的舆情说明,中国的互联网在变得理性,它逐渐能分得清真假,并且对真压倒假抱有强烈兴趣和愿望。▲(作者是环球时报评论员)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15-05-26)重庆:男子靠装病两年谈13个女友 骗了20多万
- (2015-06-17)这“大叔”骗了十几名女大学生
- (2015-07-30)女子炫耀干爹珍宝系赝品 网友:姑娘太嫩被干爹骗了
- (2015-08-03)朱茵透露曾拍有裸露戏电影原因:被导演骗了
- (2015-09-07)免费试用网站骗了千人 卷走183万多次改名继续行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