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征收拥堵费还需配套而行

2015-12-03 18:40:46 来源:央广网

评论

【导读】北京市交通委发布:2016年将研究试点征收拥堵费。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本期关注:征收拥堵费还需配套而行。

央广网北京12月3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北京市交通委最近表示,2016年将研究试点征收拥堵费,并针对小客车、机动车实施更加严格的限行措施。通过停车综合治理等措施,缓解首都拥堵。错峰上下班等方面也将有新政,目前八通线、昌平线的部分站点正在研究试点错峰票价。

此前北京市交通委有关负责人也表示,北京目前主要采取行政和市场两类措施来调节机动车的使用。拥堵收费是国际大城市普遍实施的一种市场化手段,用价格来调整市场化配置资源的一种方式,北京市也正在研究,这只是众多缓解交通拥堵措施的其中一项。

说起拥堵费,这可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了,早在5、6年前,我们就开始讨论了。如今,北京市征收拥堵费的条件是否已经成熟,它能有效缓解拥堵吗?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社科院政治学所行政学研究室研究员贠杰作出了评论。

经济之声:关于征收交通拥堵费,支持的人会引用国外的例子。但就拿世界上最先开征拥堵费的新加坡来说,城市小公交发达,人们活动的半径相对较小。而对人口2000多万、面积1.6万平方公里、市民出行半径大的北京来说,要建设一个像新加坡那样方便的公交系统可不是容易的事。就从公交和道路发展的程度来说,北京是否充分具备了征收拥堵费的条件呢?

贠杰:就公交和道路发展程度来说,北京并不具备征收拥堵费的基本条件。因为无论是新加坡、伦敦或者东京,它们都有发达的公交系统和道路系统做前提保障,而我们现在这两个方面的条件都不具备。如果公交系统和道路系统不发达,那么乘坐公交系统的舒适性就会大打折扣,对于已经提高环保意识的公众来说,可能还是会选择驾车出行。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在公交和道路方面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经济之声:以前讨论拥堵费,交通专家就表示,这是“城市交通治理最后的手段”,就是说没别的办法了才会用它。今年北京市城市副中心建设在加快,央企高校外迁的消息也不断传出,这些都是减轻城市负担的举措,除此之外,为缓解拥堵,做好新城区规划,继续加速公交建设,综合治理乱停车是不是比收拥堵费更重要?

贠杰:因为现在的摇号、限行以及治理乱停车、提高停车费,包括现在讨论的收取拥堵费,我认为都是以“堵”为主,但是这些都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所以应该转变到以“疏”为主、科学规划、综合治理,特别是提高治理的有效性。具体来说,首先应该提高我们交通规划和城市规划的科学性,提高公共交通乘坐的舒适性和换乘的便利性,这样就会把一部分有车族引导到公交系统上来。第二个方面还是进一步有序的控制人口规模,特别是推进城市的合理布局,疏导非首都功能的产业进行转移。目前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设也是诸多努力之一,我觉得在长期内会逐渐见效。另外一方面,我觉得还是要综合治理乱停车,因为我们原来出台了提高停车费的政策,但是这种乱停车、城市中心的拥堵的问题依然很严重,说明这种政策的有效性不是很强。如果我们把这几个部分的问题解决了,最后的选择才是在限行和收取拥堵费上做文章。

征收交通拥堵费的目的是为了缓解交通拥堵,那我们不妨来看看那些用了这一招儿的国际大都市的治堵效果如何。新加坡效果不错,但很多人把这归功于它城市小、人口出行半径小,特别是它的智能交通系统已经走在世界前列。伦敦征收“拥堵费”已经12年,起初效果不错,而在2006年,它的交通拥堵几乎恢复到收费前的水平。随后9年,虽然拥堵费的价格持续提高,但现在的伦敦交通似乎陷入了“越收越堵”的困境。意大利米兰征收拥堵费的的初衷不是为了治堵,而是治污。征收拥堵费以后,米兰的交通流量下降了20%。同时交通所带来的污染物也下降了30%。那么,北京如果真的开征交通拥堵费,效果会怎样呢?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张彬也作出了评论。

经济之声:综合北京现在的交通状况,您觉得北京如果明年真的开征拥堵费,缓解拥堵的效果会不会立竿见影?

张彬:任何一个措施在初期都会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像北京这样的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的城市,这种效果很快就会消之于无形,这种情况下,对于交通拥堵来讲,缓解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另外对于大气污染的减少,应该说也是没有太大效果的,因为治理大气污染是一个地区间联动的工作,我们说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三个地方如果不能做到“一盘棋”,这种重度污染天气仍然会出现。征收拥堵费从相关政府层面是一个最好操作,今天发一个文,明天就可以征收了。但是治堵的效果恐怕从国际经验来讲,也是收效甚微的,而且很有可能加重老百姓的负担。

经济之声:现在缓解交通拥堵方面,我们看到了太多的“堵”的措施,但是很少能够看到疏解的方法。未来在“堵”和“疏”之间我们应该如何权衡和选择?

张彬:从目前来讲,解决北京这样的超大型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应该说难度是非常大的,仅靠收取拥堵费,甚至未来实行单双号限行,我觉得都不是一个治理根本的方法。我们说城市要进行网格化和精细化管理,同样在疏堵上也得精细化管理。所谓精细化管理,比如北京这次出台的相应政策,除了收拥堵费之外,还要实行错峰上下班、行政副中心建设等等一系列措施,都会对缓解拥堵起到相应的作用。但是从长远来讲,首先从城市路网的建设上,北京一直是二环、三环……这种摊大饼的形式,所有的医疗资源、教育资源、市政资源、行政资源都集中在市中心,慢慢的把它们分散出去可能会有一定的效果。当然,很多细节的民生问题也跟拥堵有关系,比如大家认为带薪休假可能就是一个休息权,其实它跟拥堵也有关系,如果带薪休假能够落实,很多人就会采取这种平时休假的方式,也能减少一部分车上路。只有在细节上,真正的把惠民政策落到实处,综合各方面的力量,才可能最终解决北京交通拥堵的问题。

经济之声:征收交通拥堵费是一种市场调节的手段,有网友指出,能不能就多用这种市场调节的手段,索性取消限行,我宁愿我开车我交钱。但是,北京市交通委还表示,今后将采取更加严格的限行措施。征收交通拥堵费再加上更严格的限行,这让很多网友又想到了懒政这个词。我们应该怎么理解?

张彬:我觉得不能简单的用“懒政”来形容,这也是相关部门在想一些办法来解决北京交通拥堵的问题。应该说缓堵是“一盘棋”的事,比如对于公车的限制,未来是不是会有更严的政策,让各个单位的公车数减少到最低水平,那同样也会对拥堵治理形成一定影响。我个人的意见是,这些政策必须齐头并进,单靠一个拥堵费恐怕收效甚微。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