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2015煤炭隆冬季——腰斩的煤价

2015-12-01 09:00:00 来源:央广网

评论

央广网北京12月1日消息(记者柯成韵 曾卫 王建帆)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行程近万公里,穿越北方四省区;深入陕蒙晋鲁一线重点煤矿,获取一手调查数据;探究中国煤炭从“黄金十年”迅速滑落到“全面亏损”的真实原因;找寻煤炭行业脱困与转型的路径。《经济之声年终专稿——2015煤炭隆冬季》。

第一篇:《腰斩的煤价》。

“黑金”煤炭 如今却成“白菜”价

从北京飞往鄂尔多斯的当天下午,2015年冬天早到的第一场雪刚停,但笼罩整个北方的雾霾并未散去。料峭的寒风中,我们来到伊泰集团的总部,这是一家位于鄂尔多斯的中国最大的民营煤炭企业。

选择伊泰集团作为我们采访的第一站,理由很简单:这是中国效益最好的煤炭企业。说它好,因为有很多硬指标:这里储藏着最优质的煤层资源;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公司成立于1988年,是新企业,没有沉重的历史包袱;员工队伍普遍年轻且素质高;与动辄几十万人的大型国有煤企相比,这个资产过千亿元的民营企业只有7000多人,人均产值是其他许多企业的几十倍。

翟德元,是我们在伊泰集团见到的第一人,他也是公司的副总经理,在煤炭行业深耕了40多年,被后辈们倚为行业泰斗。为了等我们来,老翟在寒风中站了很久。一见面,老翟就说: 现在的形势很严峻。现在的问题不是企业能不能盈利的问题,而是整个企业生存的问题。盼着你们过来以后啊,我们对煤炭形势进行准确的评估。”

几年前,翟德元的一句断言曾经在行业内引起反响。翟德元说,如果伊泰集团煤炭的利润下降到每吨30元,全国的煤企就有70%会亏损。如果伊泰的利润降到了每吨5元,全国90%的煤企都将垮掉。

谁会想到,老翟的话一语成谶!中国的煤炭价格经历了从2002—2012年的“黄金十年”上升之后,步入快速下跌通道,煤价遭遇腰斩,煤炭行业陷入全面亏损。翟德元向记者展示的近10年伊泰集团煤价变动柱状图:以2012年为分界,呈现出明显的倒U型走势。煤炭地销单价从2012年最高的每吨298元跌落到今年10月份的每吨141元,价格跌落过半。昔日贵为“黑金”的煤炭,如今变成了“白菜”价。

翟德元:现在煤炭其实比白菜都不如。少吃一口馒头能买一斤煤呢,就是这概念。现在煤一百块钱一吨嘛,一个馒头才一块钱。

老翟的话貌似玩笑,实则让人感慨。“心忧炭贱愿天寒”,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卖炭翁》中的名句。在伊泰集团总部的道路旁,一堆堆的积雪尚未融化。按理说,现在隆冬时节正是用煤的高峰期,但“天寒”“炭贱”并没有阻挡煤价继续下行。

企业无序竞争 煤价一再“腰斩”

杨嘉林是伊泰集团负责销售事务的副总经理,在采访间隙,他一直电话响不停,远在千里之外的秦皇岛是煤炭海运的主要港口,那里每天的煤炭挂牌价格让他忧心忡忡。

杨嘉林:现在我们销售人员真的不知道明天是什么价格,也许就在我们聊的时候,神华给大家来个促销价格。你就得跟着走啊,你不跟着走,人家的船就要掉头。

煤炭港口价格比地销价更能反映全行业的价格情况。截至记者发稿时,秦皇岛海运煤炭交易市场5500大卡最优质的动力煤价格仅为每吨374元,比2011年最高价850元下跌了56%,比“腰斩”还要多。

按照杨嘉林的分析,各家煤企都以行业龙头“神华”的煤价为风向标。但由于煤炭市场需求不足,买煤的不着急,哪家便宜的就买哪家,神华也只能降价促销。各家煤企为保市场份额被迫竞相压价,这又进一步加剧了煤价的下跌。

杨嘉林:价格持续的下降,目前港口和坑口的价格已经和成本脱离了,实际上企业之间是无序在竞争,现在的价格已经是通过报表无法推算出来的,已经脱离了成本。

作为国内效益最好的煤炭企业,伊泰集团每生产一吨煤的完全成本110多元,以今年10月份的价格计算,坑口价格每吨不足90元,吨煤实际亏损达到了20几元。

这样的惨跌,是翟德元从业40多年来所没有见过的。在曾经的“黄金十年”里,煤炭供销两旺,价格持续走高。一些下游企业想要拿到煤炭,还得找关系、托人批条子。但如今,一切都已物是人非。

形势严峻 煤价下探看不到尽头

面对腰斩的煤价,翟德元忧心的还不只是伊泰这一家企业。在中国的能源结构中,煤炭长期占据60%以上的份额。可以预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煤炭仍然是中国的能源支柱。一方面,煤炭行业的全面亏损,不但关乎500多万矿工的生计,更关乎国家的能源安全。今年以来,陕西山西等效益不好的煤矿已经开始裁员减薪,黑龙江龙煤集团甚至出现了10万人下岗的局面。另一方面,由于亏本经营,煤矿安全投入势必减少,安全生产形势必将严峻。

翟德元:煤价有涨有跌,看起来是市场起伏的正常现象。但现在的煤炭形势并不是正常的。煤炭企业的对标和恶意降价已经颠覆了稳定的供需关系。整个煤炭市场实际上已经陷入了混乱和无序。

在翟德元看来,目前的煤炭价格的剧烈变动,已经让行业的规划和调整失去了把控能力。面对脱离了成本不断下跌的煤价,作为企业负责人,他感到不可理喻又无能为力。而更可怕的是,这样的下跌,没有人能看到何时是个尽头。

煤炭是中国能源消费的主力,如今煤价一路下探被腰斩,影响波及整个能源消费产业链,首当其冲的就是煤炭生产企业。这些企业生存现状如何值得关注。记者连续多天深入企业矿区调研,试图解开这个谜题。经济之声年终专稿《2015煤炭隆冬季》,明天请看第二篇:《艰难的煤企》。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