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失踪微信预警平台推出引质疑 负责人回应
2015-11-23 18:18:21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11月23日消息(记者潘毅)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在微博、微信上转发失联儿童照片,帮助父母寻找孩子,这样的情况并不罕见。但在以往,类似的情况主要依赖网友的自觉转发,没有一个统一的组织进行统筹。上周六,依托微信大平台构建的“中国儿童失踪预警平台”正式上线。仅一个周末的时间,注册用户数量已经超过83万。
不过,预警平台面对的,不止是激增的用户数量,平台对于家长实名制、儿童信息登记的要求,也遭遇质疑声音。微信公众号“口袋育儿”撰文,对于中社社会工作发展基金会儿童安全科技基金会的资质,以及平台运营模式提出质疑。
走失、拐卖、绑架、离家出走、意外事件等都可能造成孩子失踪。中社儿童安全科技基金会秘书长张永将表示,依托微信大平台构建的儿童失踪预警平台,作用就是要警告靠近孩子丢失地点的人、孩子的父母、有关主管部门,需要及时介入,寻找孩子。一旦儿童失踪,家长可迅速打开微信,进入公众号基于已经建立的儿童防丢档案,即时发布预警信息。张永将介绍,一旦有一些紧急情况发生,可以一键发送给警方,一键根据后台的规则让周围的人都看到这个孩子的信息,并且孩子找到之后,家长可以一键把这个孩子的信息关闭,所有人都再也看不到,也没法转发。
由于国外同类型平台“安珀警报”只收集特定个体、也就是失踪者的隐私资料,但是“儿童失踪预警平台”需在注册时详细登记家长信息和孩子信息,发出质疑的“口袋育儿”创始人麦田表示,担心基金会是否有掌握、处理海量隐私数据资质,是否有能力保护这些隐私信息的安全。麦田说,让用户上传大量的家长和孩子信息,尤其是孩子的信息,上传的非常全面——包括姓名、身份证、地址,甚至包括身高体重发型,都是必选项,我们觉得比较奇怪,为什么需要搜集这么多孩子的隐私资料。
张永将承诺,身份信息只做身份验证,不做采集。只要发布信息,就对身份进行验证,以保障消息的真实性,避免社会资源的浪费和谣言的产生。他表示,在中国没有立法赋予这个平台发布权限,在法律的框架下,只能让家长自己发布,作为平台方,提供给需求方作信息的对接,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尽可能降低出现误报、虚假、造谣,尽可能的控制,目前主流的做法就是实名制和黑名单。
同时张永将称,平台采用和通信运营商、多家银行以及大型电商企业相同的服务器,采用相同的安全级别,并对用户数据采用的是分别加密处理。他说,档案这块,更多提的是自愿,第二是我们特意为了方便在发生紧急情况下的录入做了一些努力,比如标签化、选项化。当他发生紧急情况,才能把这个信息共享出去。他也可以不用提前录入,没有谁要求你提前录。
虽然预警平台项目由中社儿童安全科技基金联合腾讯微信和腾讯公益共同发起,但成立于今年5月的基金才是平台的实际运营方,“口袋育儿”的质疑直指该基金运营平台资质与权威性。麦田表示,才成立没多久的公益基金,资金实力也不是很雄厚。捐款200万就成为基金会实际负责人的赵莉女士,她的履历背景究竟是什么。
对此,张永将表示,“中社儿童安全科技基金”是“中社社会工作发展基金会”下属的二级基金,主推中国儿童失踪预警平台,基金初始资金为200万,今年5月成立当天又另外获得410万的捐赠,同时表示,作为主管单位的中社社会工作发展基金会,也有资金、资源支持。对于基金会执行理事长赵莉的身份,张永将回应称,她原来就是普通的一个家长,是因为我们对孩子丢失的事情有着共同的经历,而她觉得在这事上有能贡献的地方,所以在这个事情上做了推动和努力。她不仅是在资金、资源上(支持),大家都在推动这个事情。
说到打拐,公安部打拐办主任陈士渠此前在接受中国之声采访时曾强调公众参与的重要性,希望发动更多的群众,搜集拐卖线索,实现警民联手。“中国儿童失踪预警平台”的官方介绍中表示,平台正是“发动社会大众广泛参与,实现儿童丢失时快速的社会响应和警方联动响应”。防拐打拐中公众参与的探索,该如何安全高效地继续前行?
“口袋育儿”创始人麦田坦言,提出质疑,只是希望能在技术层面完善打拐防拐的公众参与模式:“我们没要任何否定他们,我们只是提出了很多疑问,而且所有资料都是来自于他们的官网和公开报道。我们很理解他们的初心,(但)应该考虑一些技术层面的问题。”
公众参与,一直是打拐防拐工作中的重要议题。美国安珀警报儿童失踪预警系统使得美国的失踪儿童寻回率已高达97.7% 。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墨西哥、荷兰、爱尔兰、马来西亚等国家也都相继建立了符合自己国情的儿童失踪预警社会响应机制。
但是在麦田看来,预警平台的运营者不是执法机构,无从判断用户发出警报的真假。对于发假警报的人,平台运营者除了黑名单之外,也没有任何能力处罚。麦田坚持认为,打拐防拐的公众参与应该“由执法机关主导”。他认为,公众参与是非常必须的,但是有一个主从关系的问题,这件事必须由执法部门来主导,非政府组织不能作为这件事情的主导。(可能产生)包括隐私的问题、效率的问题,有可能好心办坏事。
张永将回应称,平台与公安部全国身份证信息核验中心联网核验家长、孩子的身份真实性,孩子被拐后生成的预警信息将通过12110平台上报,再由110指挥中心发布给各地警方。张永将表示,正在做的努力是在和各地警方做一些深入合作,首先要迈出第一步,这第一步肯定是不完善的,有很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但是如果这第一步不走,可能后面所有都没法健全;第二,要不断推进这件事情成为一个政府来主管的事情,这是努力方向。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15-06-09)甘肃省长约谈存在重大安全隐患责任单位负责人
- (2015-06-12)安徽问责高考英语听力事故 主要负责人被停职
- (2015-06-24)报送材料超时限 屯昌2家单位负责人被约谈
- (2015-08-19)五指山5家单位负责人被集体约谈
- (2015-08-24)贵州:省纪委集中约谈部分省直派驻机构主要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