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媒体观察】正道行驶 莫跑偏

2015-11-23 08:43:22 来源:央广网

评论

作者 刘霖聪

汽车行驶的前提是它得正道直着跑,如果跑偏了就会引发多种危险,后果不容忽视。这个道理用在做事做人上亦是如此。

3万套保障房闲置,投85亿元老百姓有房住不进

近日,国家审计署公布了一个惊人的数据,说在贵州贵阳市,3万套保障房竟一直闲置,这些保障房项目共涉及投资85亿元,可因为不完善配套设施,无法实现水、电入户,老百姓有房迟迟住不进去。而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有媒体记者就此事到贵阳市住建局了解情况时,谁知到了局长办公室,在记者说明来由后,局长突然表示:他不是局长,就是过来看工作图的。

已建好的数万套保障房却闲置两年多,当地有关部门对此显然有失职嫌疑。而局长自认“不是局长”的桥段,又为“失职”二字再添注脚。实际上,保障房闲置并非新现象。早在2013年,多个省份审计结果就显示,“有房无人”“空房等人”问题尤为普遍。

保障房,本是国家的一项惠民工程,在住房价格不断攀升,民众压力越来越大的当今,是对民生的关注和对民意的尊重。这本是一条正道,那既然是正道,是为民而“生”的工程,岂有生下来,活不下去的道理?

说到底,保障房“开了头却煞不了尾”,根源仍在于一些地方、部门畸形的政绩观,即只求开工面积,不问投入使用;只求完成投资,疏于质量监管。可谓是好政策在执行中“跑偏”了。

保障房后面,是千千万万低收入群体的安居梦想,一再延宕,终非治道。对于这种畸形政绩观要雷霆纠偏,严厉问责。

北京胡同“愚公”挖出地下三层车库,可装一百多辆车

说到问责,下面我要说的这件事也应该好好的追究一下了。北京德内大街塌陷之声尚存耳边,一个地下“最牛违建”又浮出水面,近日,东城城管通报,位于安定门纱络胡同的一处地下“停车楼”违建被查处。这处违建面积达700多平方米,有地下三层,也是迄今为止北京查获的最大私挖地下室案件。

涉事人李某承认,自己从事的是租赁汽车行业,私挖的地下室其实是个立体“停车楼”,建成后可以装一百多辆车。有挖地下室的,但挖地下“停车楼”的真少见。

有舆论曾指出,在寸土寸金的大城市,空间就是金钱,尤其是在北京。在房价屡创新高的今天,违建就意味着金钱,违建就意味着利益,正是在强大的利益驱动面前,私挖地下室等违章建筑渐成气候。可这种气候,明显是在逐利的道上跑偏了方向。

另外,《吉林网》认为,违章建筑如“雨后春笋”恣意生长,说到底是监管打了盹。“挖洞”“挖洞”挖开的是监管漏洞。“专项治理”往往成为有关政府部门应对公共危机的“秘密武器”。人们不禁要问:为何不在违建的苗头刚刚出现时就采取果断措施?地下建筑并非一天就能挖出来的。在建设的过程中,负有监管责任的住建部门、城管部门真的不知情?如果说是不知情的,那就是失责。谁敢拍胸脯保证:这里面有没有猫腻?违法私挖该“治”,职能部门的失职更该“管”!私挖地下室需回填,确保的是周围老百姓居住环境的安全,而监管缺失的漏洞同样也需要补,只有这个漏洞补上了才能让“违建乱挖”行为止步。

公务员“跳槽热”或开启,不妨冷围观

再来说说公务员的“跳槽热”。《中新网》近日报道说,公务员“跳槽热”可能将开启,没发展薪酬低是主因。

其实,近一段时间,公务员离职屡屡成为舆论焦点。《荆楚网》的观点很值得点赞,公务员“跳槽热”也许是个好现象。“学而优则仕”不再成为金条玉律,在一些公务员看来,企业有更为明晰的业绩考核,个人潜力的发挥空间更大、晋升通道也更明显。

我们不必为“明天谁来当公务员”而杞人忧天,这种跨界跳槽本身就是正常的人才流动,一定可以实现劳动力供需的自然平衡,让金子在对的地方发光。与此同时,政府也不妨抓住这个“腾笼换鸟”的契机,将更适合公务员岗位的人才吸纳进来。

不过,公务员“跳槽热”背后也需要注意“权利后遗症问题”,谨防“权利”在利益面前跑偏。公务员的人脉资源和政治资源,若是跳槽后被企业所利用,势必成为权钱交易的隐患。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在公务员跳槽的管理上,及早制定规则,预防公务员利用权利“余温”获利。

长沙一公司称员工餐桌留残渣2次就解聘

企业有企业的好,可是有些企业的做法有时也很“任性”。这不,长沙一公司对员工不文明现象拟做出这样的处罚规定:就餐时插队或留残渣在餐桌上,第一次处罚100元并公开批评,第二次罚款2000元并解聘;随地吐痰、乱丢果皮纸屑、在工作场合或公共场所吸烟,第二次也解聘。

在公共场所吸烟、随地吐痰……员工的一些不文明行为确实会影响公司形象,但是如果靠高额罚款以及解聘来制止这些行为,是否太过任性了呢?企业这样的做法明显有些跑偏了。

现代企业崇尚人性化管理,人性化管理有许多内容和要求,但其中基本的一条,就是必须充分尊重员工,只有这样方能赢得员工的认同感与忠诚度。而不是用严苛的规定将员工“打造”成指哪儿打哪儿、任意摆布的“提线木偶”,这是一种资本文化的暴力。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