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媒体披露京津冀医疗合作:多靠人情

2015-11-21 19:33:21 来源:央广网

评论

央广网北京11月21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根据《经济参考报》报道,京津冀协同发展医疗合作开展一年多来虽然有一些亮点,目前京津冀三地主要通过共建共管、医院托管、成立医联体及业务一般合作等形式开展医疗合作。到目前为止,河北省与京津医院开展固定业务往来或合作事项的二级以上医院达到240多家。

但是,合作多数仍停留在浅层面,同时,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配套政策,医疗合作中存在的人才培养、医保政策、异地执业等老问题也一直难以解决。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京津冀医疗机构合作依然要靠人情。目前河北与北京医疗合作大多是医疗机构间、专家个人与医院科室之间的合作。河北一些医院负责人表示,目前和北京合作只能靠人缘、人情,医院去北京进修的人员认识某个专家,凭个人关系请求合作。而且河北与京津医疗合作由来已久,协同发展提出后实施的对接合作大多只停留在专家来坐诊、建立双向转诊、远程会诊等浅层次,与过去相比没有大的进展。

其次是人才培养方面问题。廊坊市大厂县医院院长李靖在接受《经济参考报》采访时说,医院为人才培养费尽了心思。每年派出差不多10个人去北京进修,每个人到北京进修一年医院需要支出10万多元。大医院专家如能来工作两三个月,带一带,医院发展就更快了。

第三个问题是执业资格的困扰。河北基层卫生工作者反映,目前京津专家来河北出诊一般是在当地卫生部门备案,短期内会诊、教学没有问题,可长期出诊仍需出台相关政策。

第四个问题是医保政策的不对接。河北一些与京津开展合作的医院院长反映,受医保政策制约,北京一些住不上院的病人想转过来根本做不到,这对以后京津冀医疗深度合作、疏解北京医疗压力都是障碍。

对此,河北基层工作者建议,应对京津冀医疗卫生协同发展制定统一的区域规划,引导医疗合作有序进行。同时应出台激励制度调动京津优质资源向河北流动的积极性。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