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记者调查:奢侈品降价关店咋回事儿

2015-11-19 23:53:07 来源:央广网

评论

央广网北京11月19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央广夜新闻》报道,最近国内奢侈品市场不景气,尽管双11曝出超千亿的惊人成交额,但国际知名奢侈品牌LV还是关闭了其在广州的首家分店。目前LV在中国大陆约有将近50家门市,据了解,早在一年之前,LV就有实体店面调整的规划以及准备,关闭LV广州的这家分店之后,预计LV还将在中国关闭5至6家门市。

中国奢侈品市场近况:门店关闭 销量下降

某咨询公司今年初发布的“2014中国奢侈品市场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精品市场首次出现负增长,较2013年下滑1%;今年5月发布的“2015全球奢侈品市场监控春季报告”指出,今年亚太精品市场将处于“停滞状态”,中国精品收入或将减少2%至4%。数据显示,去年Burberry关闭4家门店;今年以来,Prada在中国门市数量较2014年大减3成、为33家;Armani门市数则从49家降至44家。分析认为,由于奢侈品大环境和商业模式变化,未来1到2年,在我国会有更多的奢侈品牌关店出现。

北京新光天地百货公司相关部门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2012年店内一线大牌的销售额还是十分可观的,比如香奈儿单日营业额就没有低于百万元的,后来LV、古驰等品牌进驻后,同类品牌竞争日益激烈,如今香奈儿的单日营业额只有六七十万的样子,降幅显而易见。

原因:房租人力成本上涨,三公消费限制和网络代购冲击

房租不断攀升、人力成本上涨,近几年,很多奢侈品实体店入不敷出,纷纷关门歇业,只能寻找其他生存路径。

在河南濮阳的赵婷2006年开始经营一家普拉达奢侈品专卖店, 项目引进后,赵婷在濮阳市的银座商城租了个门面,装修、开业,一切经营的顺风顺水,规模越做越大,这也使赵婷一家的生活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前几年的时候经营还行,收入还行,房租也低,工人工资也低,费用相对来说还低一点,当时很多市民都喜欢这种奢侈品,销路还行。”然而 随着房租不断攀升,人力成本逐渐升高,到了2014年年底,赵婷经营的实体店终于承受不住亏损,被方兴未艾的电商、微商等击垮。“装修花上百万的费用。再加上现在受网络的冲击,收入越来越少,净利润越来越低,造成了经营不善。”实体店倒闭之后,赵婷用了近一年的时间来调整自己的心态,她准备重新考察,代理一个符合时代发展的民族品牌。

此外,三公消费的限制和网络代购的冲击,也是奢侈品市场遇冷的原因之一。来自全球领先的管理咨询公司贝恩公司的研究显示,反腐、海外消费、代购等原因,是大中华奢侈品市场再度遇冷的主要原因,2014年中国大陆奢侈品市场首次出现负增长,规模降至约1150亿元,较2013年下滑1%。由于内需外流,奢侈品关店也成为顺乎自然的现象。

与往年同期相比,通化今年的奢侈品消费市场有点冷清。记者调查发现,很多奢侈品店并不像它们门面那么光鲜,很多店也正在面临关门的命运。 5年前,LV、阿玛尼等奢侈品陆续进入通化,陆先生开起了销售奢侈品的店铺。“当时通过走市场考察,觉得市场环境特别好,也想趁着这几年挣点钱。”然而现在,在“三公消费”“限奢令”等多个政策的影响下,通化的奢侈品消费已经走向“销量危机”的悬崖,而名表、名包更是首当其冲,销量骤降,价格越“奢侈”的商品销量跌得越惨重。“现在这几年不光是政府工作人员不买了,就是连做买卖的,这种贵的奢侈品也不买了。”陆先生告诉记者,除了中央出台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网络代购也是实体店销量萎缩的原因。“先不说网络代购产品的质量如何,但是价位肯定比我们低,所以我们现在实体店没有这种优势。”

的确,国内外价格的差异、国民境外购物的激增,成为海外奢侈品品牌在华业绩屡屡下挫的重要原因之一。据商务部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出境人数已超过1亿人次,境外消费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每次出国旅游必买LV、Coach等名牌包的林女士,对于国内奢侈品、品牌商品门店关闭的消息表示很正常,因为在她看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商品信息更透明了,境外购物也很方便,加上政府推动跨境电商的发展,实体店想要赚钱的难度是越来越大:“一些国际品牌、奢侈品的价格在国内的售价真的比国外市场高出很多,所以我现在要买包包、鞋子,化妆品、手表什么的,都是在出国旅游的时候买,很方便,又省钱,而且价格和品质都有保证,那你国内的门店顾客少了,当然只能关店了。”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