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周磊:“打骂教育”应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2015-11-16 09:15:00 来源:荆楚网

评论

最近这段时间,蚌埠汽车工程学校就读的3名男生,不在上课,却在住院接受治疗。原来在本月初,这些学生因为上课迟到,被任课老师给打了。11月13日,该校相关负责人回应江淮晨报、江淮网记者称,事发后,打人的老师已经被停课,校方也垫付了上万元治疗费用。目前,打人的老师已经被当地警方拘留。(11月15日中安在线)

孩子的教育,一直是令整个社会头疼的问题。关于这个话题的讨论从没停息,随着时代的转变,“打是疼骂是爱,不打不骂是祸害。”的俗话似乎不再那么富有感召力。老师殴打学生,要接受法律“制裁”;老师责骂学生,要遭遇道德谴责。如此看来,“打骂教育”貌似在历史的舞台上,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地位”。庆幸还是悲哀,并非简单的选择题。

随着老师殴打学生的事件层见叠出,监管部门不再坐视不理。逐渐增加老师打学生的“违法成本”,使其不敢碰触殴打学生的“高压线”;公众也不再缄默叹息。当“打学生”事件游走在法律处罚的边缘时,公众便挥舞道德的鞭子,让其受到道德的谴责;媒体更是大张旗鼓,积极曝光丑陋行为。把打人教师渲染成“过街老鼠”,同时也给其他教师敲响警钟。诚然,社会各界都已经不自觉地统一战线,老师在惩处学生的事情上,如果稍有不慎,就可能成为众矢之的。轻则逐出教育之境,重则施以法律制裁。然而,如此一来,孩子的教育问题,就真的迎刃而解了吗?

其实不然,老师殴打学生,确实有过失之处,给孩子造成了身体上的伤害,也理应受到相应的处罚。可是,在全民统一战线,痛斥教师的“可恨”之举时,又何曾站在老师的立场,考究事件的原委呢?学生迟到难道真的只是老师小题大做?换言之,学生如果没有“过分”的行为,老师会无缘无故痛揍学生一顿,顺手葬送自己的前程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棍棒之下出孝子,娇养之下无义郎”,“不打不成材”,等,这些都是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不得不说,这种教育思想在一些老师身上仍有遗留。尽管新的教育观念正在逐步深入人心,但这种遗留思想一旦遇到特殊情况,便会自然爆发。试问,哪个老师不知道打学生是不对的,甚至会受到严重的处罚。但有时是可忍,孰不可忍,还是没忍住。老师打学生,无非是想以此警告学生,初衷是好的,只是处理方式已经“过时”,并且 “过激”,更不被现在的家长和社会所接受。

笔者认为,在对待教师打骂孩子的事情上,我们不能戴着有色眼镜看问题。家长对于孩子的“调皮捣蛋”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社会对于孩子的“任性胡为”也有无法逃避的仔肩。学校遇事便与老师“撇清”关系的做法实不可取,更应该在老师教育学生的方法方式上多花心思。家长也不能只是“严苛”地要求老师不打不骂还要教好,更应该对自己的孩子多一些了解和教育。既然“打骂教育”在历史的舞台上已经悄然坠落,但愿老师能够抑制住自己的情绪,对于学生的违规乱纪行为,致以“文明”的教育方式。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