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华商基金五虎将剩1人 公募离职再迎小高峰?

2015-11-13 18:15:58 来源:央广网

评论

央广网北京11月13日消息(记者高敏 李欣悦)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随着A股市场反弹,熊市阴霾渐渐散去,又一批基金经理选择离职,今年的公募基金经理离职潮,似乎要再度迎来一波小高峰,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非华商基金莫属。

今年10月以来,华商基金相继发布了10份基金经理变更公告。11月7日,华商基金最新公告,公司副总经理田圣明因个人原因提出离职,这位田圣明同时兼任华商价值共享混合发起式、华商策略混合、华商领先企业混合基金经理。同一天,华商量化进取、华商新量混合、华商大盘量化精选混合基金经理费鹏也宣布离职。

而就在一个多月前的9月30日,华商基金总经理王峰已经宣布离职。所以外界有猜测,可能是一起到私募了,也可能是“大佬”"另立门户,“心腹”追随而去”。

想当年,华商基金内部最具实力的5位骨干被业内称为华商基金“五虎将”,之前已有两人离职,这次其中又涉及到两人,如此一来,“五虎将”只剩一人,据了解也将接任王峰出任华商基金总经理一职。

据统计,截至11月10日,今年以来,离职基金经理人数达到282位,涉及到78家基金公司。包括原华安基金副总经理尚志民、原景顺长城基金副总经理王鹏辉、原博时基金明星基金经理邓晓峰、前兴业全球明星基金经理陈扬帆等等。南方基金基金经理杨德龙分析,今年的离职潮和A股行情表现密切相关。

杨德龙:今年的公募基金经理离职潮主要是和行情的大涨有关,上半年股市出现疯牛的行情,快速上涨,市场的赚钱效应非常明显,这也吸引了一部分基金经理跳槽或者转私募。一般行情波动比较大的话,离职率会比较高的,今年股市大起大落,这也是离职的主要原因,像前几年股市波动很小,基本是横盘整理,离职率低。

离职的基金经理都去哪儿了呢?杨德龙说,他了解到的情况,主要还是奔私募基金公司去了。

杨德龙:有做私募的,也有自己做投资的,到私募公司是比较多的,做投资的也有一部分,因为原本在公司工作压力大,要排名,自己做压力小一点。还有一些,比如说到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的资管等等,出路还是很多的。

在公募基金从业已经有3年的刘女士告诉记者,这都是个人选择,有能力的投资者碰到更好的机会自然会去争取。

刘女士:其实相比年初,最近离职的人并不是很多了,市场近期有所下跌,私募的收益其实也相对缩水。其实要说跳到私募或者自己做,可能行业里的人多多少少都会有这种想法,毕竟人往高处走吗,哪里收益高,机会更好,就会有所选择。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认为,这也是基金经理进一步职业化、市场化的表现。

董登新:他在公司干的是否满意,肯定有他的投入回报和评估,相比来讲,公募基金现在监管在加大,他们的压力是比较大的,业绩回报方面,个人的期望值可能比较高的情况下,个人报酬不一定得到满足。私募基金发展比较快,另一方面业绩的奖励相对更加可观。

如果把今年1-9月份每月离职经理人数走势与同期A股指数走势对比来看,不难发现,随着市场行情升温并于6月触顶,月度离职经理人数也一路走高,并在6月份达到高峰,为55人。今年1到8月整体达到238位。

不过9月份开始,离职人数逐步下降,9月只有16位公募基金经理离职,10月是个位数,11月目前是个位数。南方基金基金经理杨德龙分析,对公募基金来说,基金经理离职虽有主动被动之分,但整体来看应该弊大于利。

杨德龙:对基金公司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人才,流入人才肯定是基金公司都在做的事情,如果优秀人才流失的话,对公募基金确实不利。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离职有的时候不是主动离职,有时候是被动离职,比如说业绩没做好,投资风格不符合市场的,被基金公司主动换下来的,这种被动离职也是一种优胜劣汰的过程。如果是业绩好的离职或者知名基金经理离职的话,对公司来说意味着损失,主动离职的基本来说都是业绩好的。

每个行业都有人才流动,这其实很正常。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表示,公募基金也有它的优势所在,能够稳定优秀人才同样很重要。

董登新:人才流动是好事,基金公司本身也面临着竞争,相对来讲,公募基金公司其实有着比较优越的地位,他的规模优势,他的人才优势,这都是私募基金没有办法比的。在公募基金如果得到重用,可以说是不错的工作选择。他们跳槽或离职之后,加盟私募基金,或者是自己创制私募基金,对于资本市场来说,有好处,但是公募基金公司确实需要多方面考虑,保持优秀人才的稳定。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