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媒体观察】心怀理性 珍惜当下

2015-11-13 09:20:58 来源:央广网

评论

作者 崔砚冬

东北拉响人口危机警报 怎样才能留住人?

在我国北方有一篇富饶的土地,它就是我们的东北平原。可是现在我们东北三省正面临一种困境,什么困境呢?就是经济增速提不上去,但人口数量却在逐渐减少。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三省人口净流出180万。

针对东北人口大量外流的情况,国家卫计委最近表示,已经在着手进行调研。到底是哪些年龄层的人口流出更多?流出人口的年龄、学历、甚至是家庭结构,都降为下一步的政策制定提供理性的保障,十分迫切和必要。

其实,从当下已有的数据来看,已经能看出一些端倪,比如生育率。目前东北三省的生育率都在1%左右,远低于全国的1.5%,甚至比临近的日本和韩国还要低。

东北人为何没有生育意愿?腾讯财经的观点是,“除了生育理念的因素,我们当然也不能忽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逻辑事实。”

的确,要恢复东北地区过往的辉煌,需要心怀理性,也要认清当下。举个例子来说,2013年网上流传的《中国十大城市生育成本》中,排行第10的长春,养育一个孩子从出生到大学毕业,保守估计需130万。

所以说,新一轮东北振兴计划能否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提供更开放的创业创新软环境,能否推动现有产业升级,才是东北吸引人才回流的关键。

“贸易额”超过全国 逆天公司的逆天逻辑

东北人口危机的警报已经拉响,可有些警报响得再大声有些人也听不见。这让人想起了最近很火的河北卓达集团,这家公司自称跟俄罗斯签了6000亿的订单,可海关的数据却显示,中国对俄罗斯2014年全年的进出口总值才只有5800多亿元,跟卓达的业务比还少了将近200亿。具体的内容我们前面的节目也有介绍。

正是这家诡异的民营建筑公司对个人进行高达30%的收益融资,目前可能已经吸引了40万人,上百亿的投资。

《环球时报》担忧,这家公司一旦资金链发生问题,后果将不堪设想。

可以说,卓达公司发行的理财产品,不仅风险极高,而且根本就与创新毫无关联。可为什么这么低劣的手段,偏偏动辄就能够圈钱上百亿呢?

《南方都市报》的文章分析,民间资金严重缺乏可靠的投资途径,给五花八门的所谓金融创新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当然,高利息、高回报的庞氏骗局,也总是能让人深陷其中,要么是因为贪婪,要么是因为一夜暴富的心理,人们才会常常会把理性抛到脑后,忘了当下巨大的风险,只会望着骗子承诺的数字呵呵傻笑。

“假便宜”被曝光 粗放式的电商战啥时终结

“双11”过后的第二天,狂欢渐渐回归理性,有人在朋友圈反省,“当初网购不是为了省钱吗?”当然,围绕“双11”的辉煌业绩,有人鼓掌叫好,也有人忧心忡忡。

目前“双11”的繁荣,基本上还是靠降价拼出来的。无论这一天是真便宜还是假便宜,总之让消费者觉得占了便宜。可“假便宜”偏偏这么快就被曝光出来。

《北京商报》调查发现,立邦涂料在“双11”期间宣称线上价格“历史最低”,可不少产品价格却远远高于线下门店,甚至比平时网上卖得价格还高。新华社发问:“这种玩价格猫腻的销售模式,与传统的大甩卖有何本质区别?”

对商家而言,粗放式的电商战,既透支着消费者的基本信任,也透支着市场前景。不要一味追求消费额,而忽视了自我品牌的建设和消费者口碑的传播。商家的态度理性起来,珍惜并尊重当下既有的游戏规则,才能支撑起某种商业模式的长远发展。

大学生借贷“血拼” 任性的青春有风险

另一面,网购大军中,大学生是强大的一支,“不理性”在这个群体中也更为明显。比如,部分大学生为了能得到心仪的“大件”,不惜在第三方平台办理网贷,以致背上沉重的还贷压力,温饱都成问题。

《华商报》最近就报道了,西安一所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小李,用自己的身份信息为2位同学分期购买了9部iPhone6 Plus手机,总价近6万元。可事后,小李不仅没收到钱,反而收到不少网贷公司的催款电话和起诉通告。

你看,小李这事儿就暴露出大学生网贷与生俱来的风险。首先,一些不知节制的大学生,可能就此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再者,对于那些野蛮扩张的网贷平台来说,也许会因为大幅拉升的坏账率,给资金链造成威胁。

大学生们心存侥幸,网贷公司乐此不疲,没了理性,谁也看不到当下的风险。《新华日报》的文章说:“真相总是令人遗憾,网贷平台和大学生客户,谁也不是谁的天使,反倒可能会成为彼此的噩梦。”

恐怕,就政府层面来讲,现在是时候需要一套合理的大学生网贷消费系统,引导大学生合理消费。同样,大学生更应当被当做“潜在优质客户”慢慢引导,而不是某些商家算计的对象。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