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教育创新凝聚“思考资源”

2015-11-11 09:25:04 来源:中国教育报

评论

原标题:教育创新凝聚“思考资源”

近日,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教育与文化创意产业研讨会,教育与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相关人士就如何加强中国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构建高等艺术教育体系、推动中国特色文化产业走出去和提升文化产业软实力等话题展开讨论。

“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已贯穿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各行业,呈现多项交互融合态势。”教育部有关司局负责人说,我国目前从加强文化创意相关专业建设,完善文化创意相关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进协同育人,强化实验、实习、实训等五个方面提升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在协同育人方面,教育部门努力破解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问题,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强校校协同,高校之间开展教师互聘、课程互选、学生互派、学分互认、共享优质教学资源等。加强国际协同,与国外高校高水平科研机构开展实质性、高水平合作,吸引海外优质资源,培养文化创意专门人才。

据介绍,2012年教育部修订实施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艺术学从文学学科门类中独立成为单独的学科门类,下设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设计学。在设计学专业类中,将原先的艺术设计专业细分为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和服装设计等四个本科专业,进一步加强了文化创意相关专业建设。2013年美术学专业类新增实验艺术本科,2014年设计学专业类新增陶瓷艺术设计本科专业。

“在文化创意产业教育中,我们要培养复合型的三创人才,即创意、创新、创业型人才。”上海交通大学、南加利佛尼亚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学院副院长姜进章教授说,面向未来的教育体系要转向想象的教育,这是一个教育趋势,其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创新。直觉与理性、发散与聚焦、思考与动手等相互冲突和矛盾的思维方式和倾向,必须在课堂上得到充分融合。

“‘互联网+’正在重塑和不断发展着文化产业的价值链。”中国传媒大学文法部主任李怀亮说,如今,创意已经有一个很大的变化,即创意集成化,在“互联网+”的条件下,通过社交媒体,通过众包、众筹等方式,有可能促使更多人实现观念、思想上的相互碰撞,“思考资源”远远比过去丰富。

(张东)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