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规划将落实习近平心中的“民生大业”
2015-11-04 17:31:57 来源:国际在线
全民富裕:分享发展成果,一个都不能少
众所周知,我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迅猛增长。1978年,全国GDP只有3650亿元,而截止2014年末GDP高达63.6万亿元。在过去30多年期间,我国GDP平均增长速度达9.5%,创造了近代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
中国总体经济实力已今非昔比,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最大贸易国。与此同时,我们注意到,我国东西部地区、城乡、行业之间都存在收入差距扩大的现象。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基尼系数为0.3,而2014年增加到0.469,接近国际公认的警戒水平。财富过快的向小部分群体积累,不利于社会和谐和社会稳定,也会影响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鉴于此,《建议》中宣布“十三五”末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实现收入倍增计划,即不仅经济总量要比“十二五”增长一倍,城乡居民收入也要翻一番,从而使所有人民享受到经济增长带来的成果,“一个也不能少”。另外,强调要积极采取财政、税收政策缩小收入差距,明显增加低收入劳动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控高收入人群比例。
消除贫困:扶贫开发模式,社会政策要保底
习近平曾创新性提出“社会政策要托底”,体现了我们党对宏观、微观政策基本思路的重要变化,即强调宏观、微观、和社会政策的“三位一体”思维,折射出习近平所期望的完善社会政策在建设“民生中国应起到的关键作用。
要全民实现小康社会,必须保证每一个中国人都能脱贫致富,底线就是所有人,特别是贫困人口。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创造了人类减贫历史上的奇迹,30多年累计使6亿多中国人脱离贫穷。“十二五”期间,每年脱贫人数都超过1000万以上。这些成绩都离不开党和政府对扶贫工作的高度重视,并摸索出的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扶贫开发模式。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并积极制定相关政策以扶持贫穷、弱势群体,如健全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关爱服务体系,加强对丧失劳动能力人群的政策性兜底保障工作,等等。同时,《建议》也提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遍高中免学杂费,鼓励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并对困难家庭提供政策性支持;以及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这都清晰的勾勒出习近平提出的“社会政策要保底”的民生治理理念。
完善制度:政府、社会、个人,多层次保障民生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民生相关制度纷纷建立。但是,目前的制度框架与人民期待与实际需要仍有一段距离。因此,应继续推动相关制度的完善,特别是建立多层次的民生保障制度,积极调动政府、社会和个人的积极性。《建议》明确提出:“能由政府购买服务提供的,政府不再直接承办;能由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提供的,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
对于保基本、保底线的民生工程,如脱贫问、基础教育等,国家必须通过财政扶持的方式加以解决。而对于如社会保障,保险等民生工程,就需要在保证适度财政支持的基础上,积极吸引社会和个人的参与。为此,《建议》提出要继续完善职工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制度,进而更好地体现多缴多得的激励机制。同时,在保证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鼓励发展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突显出习近平长期以来对民生理念。我们相信,中国经济的发展与综合国力的上升必将使每个中国人的生活更加美好,这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重要动力。(胡玉玮,经济学博士)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15-06-10)平壤鲇鱼厂大丰收改善人民生活 金正恩曾视察
- (2015-06-10)平壤鲇鱼厂大丰收改善人民生活 金正恩曾视察(图)
- (2015-08-13)民生银行总行营业部 “互联网+”模式探索
- (2015-08-24)民生银行支持东兴“海老板”
- (2015-08-31)民生电商携恒大创理财新模式 传统消费金融链或被颠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