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隆县依托生态文化促县域经济转型发展
2015-10-28 14:46:33 来源:中国经济网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雾灵山
兴隆县森林覆盖率为65.76%,位居全省县区第一
绿意葱茏的雾灵山,清澈潺潺的流水,书写着兴隆县县域经济转型的浓墨重彩——向绿色要“红利”,向文化要效益。从中国最美丽县到中国深呼吸小城100佳,到中国避暑休闲百佳县,再到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兴隆县用一个个荣誉诠释着生态文化的定义。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兴隆县按照“借力京津、错位发展”的思路,充分发挥生态、区位、资源优势,重点打造“一区一中心一基地”,即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环首都休闲养生“微中心”和首都中高端果品供应基地。这也是近期兴隆发展生态文化,实现绿色崛起的重要抓手。
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聚积生态力量
2118米的京东第一峰、正在生长的兴隆大溶洞、六里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4亿年前的古海底“黑烟囱”、清东陵后龙风水禁地历史人文积淀无可比拟、民族英雄孙永勤出生战斗的地方、毛主席亲自主持开辟的雾灵山抗日革命根据地……坐拥“红绿”宝藏,兴隆县委、县政府锁定“生态觉醒、生态赶超、生态领先”的转型发展路径,3116平方公里的青山绿水,如今正焕发从“京津后花园”到“首都生态客厅”转变的绿色魅力。
山水资源是兴隆县最宝贵的财富,也是最有生命力的资源。兴隆植被好,作为“全国绿化示范县”,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66%,居华北地区县级首位;兴隆水好,年均降水800毫米左右,地表径流量8亿立方米,每年分别向北京、天津供水2.6亿、4.7亿立方米;兴隆温度好,夏季平均气温比京津地区低10℃;兴隆空气好,县城空气二级以上天数352天,其中一级天数160天以上,空气负氧离子浓度每立方米5000个左右,景区景点超过10000个,先后荣获“中国最美30个县”、“全国深呼吸小城100佳”、“最美中国生态旅游目的地城市”等多项桂冠。
不仅如此,兴隆县地处京、津、唐、承都市圈中心,县城距4个城市中心的距离均在150公里以内。正是基于这样的资源、区位优势,兴隆县提出了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也就是国家级生态县建设。
为实现创建目标,他们明确了“山、水、林”三个方面具体工作。依“山”做强山地旅游。围绕雾灵山、六里坪等县内特色山体,先后引进中信集团、南山集团、省旅投集团等多个战略投资者,对大水泉、六里坪、雾灵山3个旅游区块进行整体开发,力争用5年时间,把兴隆的山地旅游打造成为与避暑山庄及外八庙、金山岭长城、坝上森林草原齐名的承德又一旅游品牌。养“水”推进“千湖工程”。依托优质水资源,全县将新建水库、塘坝100个,增加蓄水面积1250.8万立方米。造“林”扩大生态基础。结合全市“百万亩经济林”建设,大力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京冀水源林等生态工程,稳步增加森林生态资源,未来三年,全县将新增生态林5万亩,到2018年,全县森林覆盖率将达到70%。同时,加快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力争到2016年,在全市率先建成“村收集、乡运转、县处理”的垃圾一体化处理体系。目前,全县已完成生态县创建规划编制,年内将完成4个国家级生态乡镇、2个省级生态乡镇和210个市级生态村创建工作。通过以上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兴隆县可确保到2019年创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届时,兴隆将实现由“京津后花园”到“首都生态客厅”这一“从后到前”的历史性跨越。
建设环首都休闲养生“微中心”,向文化要红利
抓生态文明建设,文化是基础。为此,兴隆县以生态文化建设为内涵,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提高文明程度为归宿,着力构建生态文化体系。
兴隆县通过全力提升公众生态意识、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打造生态文化品牌等方式,突出山楂之乡、板栗之乡、燕山文化、长城文化、铁器文化、红色文化等地域文化的挖掘和传承,把生态文化和旅游、农业、商贸活动深度结合,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依托丰富的自然、文化生态资源,着力在民俗生态文化内容上不断推陈出新,在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上不断加强,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体系上不断夯实,持续加大对外宣传推介力度,着力构建独具特色的“生态兴隆”文化品牌。
“加点文化,山水涨价”。兴隆县委、县政府的“生态+文化”发展思路也给兴隆县带来了“真金白银”。 2014年,全县第三产业发展明显提速,全年新增游客超过50万人次,总数达到161.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04亿元。
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兴隆县委、政府着眼北京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这一重大机遇,提出要将兴隆县打造成为环首都休闲养生“微中心”,就是要致力达到“一高四特”。“一高”即高起点规划。兴隆县委托中规院编制完成了燕山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规划,对全县旅游资源进行整体规划、推介、开发。该规划涵盖11个乡镇、占地1683平方公里。“四特”即打造特色节点、做优特色乡村、配套特色要素、发展特色文化。打造特色节点,重点是建设好高铁新区。京沈高铁预计2018年建成通车,届时兴隆县城到北京仅需18分钟。他们将依托京沈高铁兴隆站,重点打造5平方公里的高铁新区,把高铁新区建成特色鲜明、功能完备、生态良好的环首都休闲养生“出京第一站”。做优特色乡村,主要是打造一批特色旅游小镇和村庄。依托良好植被和适宜气候,在环京津乡镇、重点景区景点和交通沿线,大力发展农家游、生态游、满族风情游等具有兴隆特色的乡村旅游,全县将打造6个休闲旅游小镇和55个特色旅游村。配强特色要素,就是主动承接首都服务功能疏解。重点是从京津引进教育、医疗等优质资源,采取合作办学、共建医疗联合体等方式,加快聚集康复医疗、休闲健身等功能要素,努力构建京津周边一流的休闲养生服务体系。发展特色文化,就是大力发展具有兴隆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深入挖掘后龙文化、红色文化等资源,打造提升“诗上庄”、“青松岭”两个兴隆特色文化品牌,全力扶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壮大。
打造首都中高端果品供应基地,发展绿色产业
近年来,兴隆县以旅游眼光和新型工业理念,强力推进产业转型。他们以河北省兴隆经济开发区为产业承接平台,发展高端旅游文化服务、食品加工、生物医药、装备制造、商贸物流和高新技术产业,建设“5+1”现代产业体系。
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中,兴隆县始终把“环评”作为经济发展的“护身符”、项目建设的“敲门砖”。同时,不断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以环保专项行动为抓手,严厉查处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违法问题,不断指导和服务企业提升环境管理水平,推进重点企业清洁生产改造,新建污染防控设施,有力推动了县域工业经济逐步向绿色发展逐步转型。
作为生态与经济双赢的农业支柱产业林果业,更是得到长足发展。全县经济林达105万亩,5250万株,农民人均超过200株,形成了山楂、板栗、苹果为主的三大特色果品,果品产量达到49.2万吨,占全市果品产量的18%,其中山楂25万吨、板栗10万吨,是林业部命名的“山楂之乡”和“板栗之乡”,全县绿色、无公害、有机果品种植面积达20万亩,是京津周边优质的绿色产品生产基地。该县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9家,是河北省首批农产品加工示范县。
下一步,兴隆县将进一步打造首都中高端果品供应基地,推动兴隆果品产业向高端、高质、高效方向发展。果品基地提品质。按照“基地规模化、管理标准化、果品优质化”要求,打造10个绿色有机果品基地,用3年时间,建成南部45万亩优质板栗基地和北部10万亩优质山楂基地。龙头企业提产能。加快推动果品加工企业整合扩能和建设园区,重点打造南部栗源食品工业园、北部山楂小镇两个龙头企业,努力把兴隆建成京东最大的果品加工基地。果品品牌提声誉。大力实施品牌提升工程,完成了“兴隆山楂”、“兴隆板栗”地理标志认证,重点发展绿色、无公害、有机果品品牌。果品销售提层级。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业”,与北京一亩田公司和赶街网合作,启动建设“冷链物流”配送网络,使兴隆优质果品直接摆上京津百姓餐桌。
“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旅游兴县、开放活县”,兴隆县委、政府科学规划,发展生态做好绿色文章,一个充满绿色活力的兴隆正在崛起。
原标题:兴隆县依托生态文化促县域经济转型发展[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