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谎称内部有人能拿保障房指标 女子诈骗近20万元

2015-10-27 14:56:33 来源:中国新闻网

评论

谎称内部有人能拿保障房指标

一女子诈骗近20万元被判5年

\

本报记者石中华绘

由于近年房价不断飙升,不少市民只能望楼兴叹,而政府为解决群众住房难问题不断加大保障房建设力度,不少群众都通过保障房圆了自己的住房梦,于是有人试图钻空子,通过谎称有亲戚能够帮忙拿到远远低于市场价的政府保障房指标,诈骗市民钱财。

2012年6月,受害人符某某向公安机关报案,称她被一名周姓女子以能帮忙办理政府保障房指标为由骗取活动费4万元,同年8月,又有3名受害人因周某以同样的理由骗取钱财陆续到公安机关报案。经侦查后该案浮出水面,原来竟是女子周某在自己获得一套安置房后,向朋友谎称自己的哥哥在美兰区侨联拆迁办公室负责安置房工作,能拿到保障房指标实施诈骗的犯罪事实。近日,海口市龙华区人民检察院对被告人周某犯诈骗罪一案提起公诉。最终,周某因诈骗近20万被判刑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000元。

谎称可帮忙拿购房指标

据了解,无业女子周某1977年5月3日出生于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高中文化程度,家住海口市大同路一家修理厂内。

2010年6月,被告人周某获得了一套位于美兰区民安小区的拆迁安置房。同年7月,周某向朋友杨某谎称她的哥哥林某在美兰区侨联拆迁办公室负责安置房工作,可以帮忙申请保障房指标,不过需要拿出6万元的前期办理费用,如果2011年5月左右拿不到指标就会退钱。望着市场上的高价楼房,求房心切的杨某相信了周某编织的谎言,没有多想就于当年12月拿出人民币6万元交到了周某的手里。

多名受害者相继被骗

受害人杨某交钱后,并未察觉到这只是周某编织的一个谎言,天性热心的杨某觉得这是便宜实惠的好事,就陆续介绍朋友张某某、吴某等人给周某认识,想让周某继续帮他们购买保障房指标。

通过杨某的牵线搭桥,张某某、吴某先后与周某认识后,周某利用惯用伎俩,继续谎称她的哥哥林某在美兰区侨联拆迁办公室负责安置房工作,并向受害人保证能够帮忙办理民安小区侨联拆迁安置房指标,轻信谎言的张某某、吴某分别交了4万元、6.5万元活动费给周某。另外,周某还以同样的理由骗取被害人符某某4万元活动费。

周某虚构自己有能力办理保障房的事实,通过编织谎言骗取杨某等4人近20万元的活动费。因周某无法拿到保障房指标,面对数名受害人的催促,只能以各种理由推托。

终有“露出马脚”之时

周某编织的谎言最终还是被戳穿,而面对她的将是冰冷的高墙铁窗。2012年,受害人张某某因要结婚急于置办婚房,遂不断催促周某询问保障房的进展,周某害怕谎言败露,以一年6000元的租金租用其朋友谢某某在民安小区的房屋,将该房屋给张某某先行住下,置办婚礼。周某为了达到拖延麻痹受害人的目的,还谎称这

房屋是她自己的房子,愿意过户给张某某。但是,纸永远包不住火,不久后该房子的真正主人谢某某出现,受害人张某某知晓周某费尽心思的骗局后很是愤怒,便向公安机关报案。2014年7月6日,周某被抓获,同年7月11日被依法逮捕。2014年9月29日,海口市龙华区人民检察院对被告人周某提起公诉。

龙华区人民检察院审查认为,被告人周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自己有能力可以申办保障房的事实骗取他人钱财,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遂向龙华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龙华区法院鉴于被告人到案后如实交代犯罪事实且当庭认罪,给予从轻处罚,最终以诈骗罪判处周某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000元。

检察官以案说法

海口市人民检察院主办

检察官说法

申购政府保障房切莫想走“捷径”

承办此案的检察官表示,政府保障性住房是政府为解决住房困难而提供的一种公众福利,按照不同的标准分为廉租房、经济适用房、限价商品房等,其主要特点是房价远低于市场价格,能够有效的缓解不同群众的住房困难,但申请政府保障性住房,有严格的资格条件要求,必须通过政府相应职能部门审查后方能取得,政府在资格审查、选房分房上已经做到了公开公正,只要自身符合条件通过正规的途径向政府申请,获得保障房并不难。然而如果自身不符合资格条件,妄想通过走关系的捷径获得保障房,在求房心切的心里驱使下很容易落入骗局。

此案中的被告人周某正是利用了受害人面对市场上高额的房价和求房心切的心理,以简单的理由骗取对方信任后,骗取保障房指标费近20万元,并且多数用于自己生活挥霍,其行为已经构成诈骗罪,接受法律制裁也是应有的下场。承办此案的检察官告诫市民,在自身有利益需求时,切莫贪图便宜走捷径,多查询知晓政府及社会公众信息,多留个心眼保持头脑清醒,就很容易识破骗子的谎言。

原标题:谎称内部有人能拿保障房指标 女子诈骗近20万元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