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全球城市安全专家汇聚上海共榷应急管理与灾难救援

2015-10-24 22:24:09 来源:中国新闻网

评论

中新网上海10月24日电 (记者 陈静)一场灾难发生时,当城市灾难救援出现救援人员“不会救”,医院爆满“无法救”的情况时,救援只能成为一道“看上去很美”的“风景”。来自美国、以色列、俄罗斯、奥地利、日本等国家以及国内医疗救援、消防、轨交、海事、航空等领域的城市安全专家24日起汇聚上海,共同城市灾难救援等论题。

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第三届年会暨城市安全与灾难医学救援国际高峰论坛24日起举行。本次大会由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上海市灾难医学专科分会、世界灾难与急救医学会主办,旨在从国际、国内宏观角度,从救援实战到理论体系来多层面、全方位探讨城市安全医疗体系的构建、应急管理、城市灾难救援等论题。

与会专家在进行理论探索的同时,对近年来世界上发生的重大灾难事件进行全面分析。天津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院长侯世科针对天津港8.12特大火灾爆炸医疗救援实战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教授白祥军全面回顾了东方之星轮船翻沉灾难救援;来自美国、尼泊尔、日本、台湾的城市安全专家、教授分别就各自地区发生的灾难急救,如美国马里兰州航空救援、尼泊尔大地震救援、日本大地震航空救援、台湾新北市金属粉尘爆炸事件医疗急救等救援经验进行了详述和反思。

世界灾难医学会主席Paul Farrell指出,绝大部分国家的医院通常是超负荷运转,且在处理日常患者数量上有困难,这一点在急诊部门尤为明显。大规模伤亡的灾难应急要求超出了医院本身的应对能力,因此,提高城市安全与灾难救援能力刻不容缓。

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主委、上海市东方医院院长刘中民表示,随着人口急剧扩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建筑密集持续性增加,上海正大从特大型城市走向巨型城市,城市安全成为越来越突显的问题,灾难医学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共存。刘中民对记者表示,最想谈的是灾前的预防——特大型城市建设“备灾医院”的设想。他指出,城市中的备灾医院不是指从零开始建一个新医院,而是在现有区域性急救中心医疗机构的基础上,增加备灾能力的软、硬件建设。比如:配备先进的抢救及生命支持设施、设备、药品;定期维护应急病区需,培养有资质的灾难救援医护人员并行灾难医学应急救援演练等……据透露,这份提案以市人大代表的身份提出,并已进入立法程序。

刘中民特别推崇上海市浦东新区昌里花园社区“平安屋”,并说,这是一个身兼具“社区医务室”与“生命安全教育”双重职能的平安示范屋。这样的“平安屋”,在发达国家很多见,但在国内还是不多。

此次论坛上,很多与会专家着重阐述了在救援过程中紧急现场救护的重要性。当城市发生灾难,出现大量伤员时,事故现场人员的自救和他救就显得尤为必要。但事实情况是灾难发生时很多人不会救也不敢救。据悉,《上海市急救医疗服务条例》草案即将出台,该条例将对公众无偿参与救治实施免责:因紧急现场救护行为对患者造成损害的,经过合法程序认定,由政府予以补偿,以此来鼓励更多人加入城市急救当中。《条例》还规定,在轨道交通站点以及机场、客运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和单位应配备必要的急救器械和掌握急救器械使用知识、技能的工作人员。刘中民表示,这些政策的出台都将为城市救援提供了政策保证。

原标题:全球城市安全专家汇聚上海共榷应急管理与灾难救援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