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专家忧反恐:下一个“9·11”会在哪里发生?

2015-10-23 09:34:19 来源:中国青年报

评论

在刚刚结束的第六届香山论坛上,“反恐”是与会代表热议的话题,“伊斯兰国”成为被反复提及的高频词语。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反恐怖研究中心主任李伟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就国际反恐整体形势而言,亚洲是恐怖主义的重灾区,以西亚为中心,东南亚、南亚和中亚都受到西亚恐怖主义的冲击。欧美地区主要受到恐怖主义意识形态的威胁,其危险程度要低于亚洲。非洲受到威胁的程度仅次于亚洲,主要体现在非洲的北部和撒哈拉南部地区。

“值得注意的是,‘伊斯兰国’在一年时间内对世界的威胁就超过了当年的基地组织。它占领了伊拉克、叙利亚大片地区,还宣称建立了国家,这是以前没有的。”李伟说。

恐怖主义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荷兰海牙国际反恐中心主任马克·辛格尔顿列出一组数据:与2013年相比,目前的恐怖袭击事件增加了三分之一。在193个国家中,有99个国家遭受过恐怖袭击。2014年,恐怖主义造成的损失是14.3万亿美元,而中国去年的GDP总量刚刚超过10万亿美元。

恐怖组织把目光瞄准年轻人

“亚太地区面临的反恐形势十分严峻。第一,规模非常大,叙利亚、伊拉克地区的‘伊斯兰国’组织,数量有两三万人,这是前所未有的;第二,使用制式作战手段,如火炮等;第三,它也运用了一些传统手段,比如绑架,通过绑架换取资金,发展壮大组织;第四,组织非常严密。利用网络煽动、蛊惑年轻人加入组织,内部有严密的分工。”军事科学院非战争军事行动研究中心主任郑守华提出了自己的担心。

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所长杨恕引用了英国的统计数字,据说参加“伊斯兰国”组织的外国人有几千甚至上万人,如果其中有三分之一或者四分之一回到原属国,就会产生严重的危害。

“下一个‘9·11’会不会发生?会在哪里发生?”杨恕认为各国应该开始重视这个问题。

令一些学者担忧的是,恐怖组织正在寻找年轻人下手。“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地区,一些极端组织对年轻人进行洗脑,使有的年轻人成为恐怖分子。”巴基斯坦战略研究所所长哈立德·马哈茂德说。

荷兰海牙国际反恐中心主任马克·辛格尔顿认为,年轻人变成恐怖分子的原因在于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很多年轻人都被社会边缘化了,他们面临失业问题,但是他们希望自己成为社会英雄。受恐怖主义思想的蛊惑,他们通过成为恐怖分子的方式进行反抗”。

马克·辛格尔顿提出,军事行动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恐怖主义问题。国际社会在应对恐怖主义问题上,要制定相应的战略,寻求政治上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找到预防的措施尤为关键。

“避免年轻人成为‘伊斯兰国’成员,我认为要从社区层面来解决,家庭、学校和宗教团体应该加入其中。”马克·辛格尔顿说。

恐怖主义背后存在大国博弈

“今天,世界面临的非传统安全问题是由各种因素造成的——社会经济的差距、宗教和意识形态,为了获得新的能源和资源,这些都导致国家边界在恐怖主义面前失去了作用。”巴基斯坦国防部部长阿西夫·穆罕默德·赫瓦贾说,邻国的恐怖主义一直影响着巴基斯坦。

他认为,“伊斯兰国”在中东的崛起,直接原因就是世界大国的政策产生了问题。中东社会出现的问题,是由国际社会不断失误造成的,要打击“伊斯兰国”,就必须注意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源。

他列出了数据:“阿富汗内战持续了30多年,巴基斯坦也为他们的战争付出了代价,住在巴基斯坦的阿富汗难民有300多万人。”

阿富汗前国家安全顾问兰金·达德法尔·斯潘塔认为,2001年世界面临的恐怖主义威胁主要是塔利班和基地组织。而现在,恐怖组织遍布中东、北非和南亚地区,恐怖主义比那时候更加猖獗。

他认为,中东国家机制的崩溃,比如伊拉克和利比亚政权的垮台,给恐怖主义提供了发展机会。恐怖主义的出现是在代理人战争发生之后,有的国家幻想能从恐怖主义中获得收益。有的国家对反恐战争持有双重标准,认为存在好的恐怖主义和坏的恐怖主义,这样的观点为恐怖主义提供了借口。

中国反恐问题专家李伟也认为,各国在反恐问题上出现分歧的最深层原因就是国家利益。针对反恐问题,不同国家间的利益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国际社会并没有把反恐当作目的,而是把它当成了工具,甚至有的国家还利用恐怖主义实现国家利益。

李伟说,不要把“伊斯兰国”看浅了,它的背后显露出大国之间的博弈。正是存在国家间的矛盾,才给恐怖主义创造了赖以生存的土壤,导致恐怖主义更加猖獗。“今天,恐怖主义已经达到了新高潮,对国家造成了新的威胁。”

恐怖主义问题的“解药”在哪里

“对付恐怖主义有两个解决方案,第一,就是运用军事力量来打击他们,把他们抢占的土地夺回来,不能让他们的力量越来越壮大,这是最快的方式;第二,就是发展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减少滋生恐怖主义的土壤。”巴基斯坦国防部部长阿西夫·穆罕默德·赫瓦贾提出了反恐问题的解决之道。

眼下,俄罗斯、美国都在使用第一种方法,对叙利亚境内的“伊斯兰国”实施火力打击。李伟认为,俄罗斯采取措施军事打击“伊斯兰国”,对国际反恐斗争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虽然,美国对俄罗斯打击“伊斯兰国”有很多不满,但是从“伊斯兰国”的蔓延情况来看,这是各国面临的共同威胁。俄罗斯联合伊朗、伊拉克和叙利亚四国联盟来打击这个组织,已经成为国际反恐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俄罗斯打击“伊斯兰国”的效果非常明显,甚至超过了美国这一年多的成绩。

李伟表示,期待俄美两国能够联合起来打击“伊斯兰国”。但就目前态势,“我们看不到任何联合的迹象”。因为,一方面他们打击“伊斯兰国”的目的是不一样的。美国是要推翻巴沙尔政权,“伊斯兰国”也要推翻巴沙尔政权,所以美国不可能全力来打击“伊斯兰国”。另一方面,俄罗斯的行动是对美国主导的反恐体系的挑战,美国不愿意失去主导权,所以就造成了目前的尴尬。

“俄美两国应更好地加强战略合作和情报交流,减少误判误伤,提高打击效果。”军事科学院非战争军事行动研究中心主任郑守华表示。

中国在防止“伊斯兰国”壮大方面也作出了自己的努力。“我们国家从前年以来在边境封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抓捕了许多企图潜逃境外实施恐怖活动的暴徒,为东南亚、中东反恐作出了突出贡献。”郑守华说。

在郑守华看来,要取得反恐战争的最后胜利,一些国家必须克服霸权主义思想,以国际安全、地区安全为重,要站在国际立场上,在联合国框架内实施反恐行动,而不是仅仅只去维护自己国家的利益。(章正 王达 陈婧)

原标题:专家忧反恐:下一个“9·11”会在哪里发生?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