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孝心不是“应景之谈”
2015-10-21 12:21:14 来源:央广网
重阳节来临,我们总是会思考如何做一个子女?会反思如何去孝顺?我们也总是会看到一些应景之作,抑或应景之谈,而无论怎样,不难发现,打动人心的依然是真实的情感体验,和心底的那点悸动。
近日,一段名为“做一个怎样的子女”的演讲视频火了,从“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到老”的告白,到“作为子女,我们要善于看穿父母的坚强,这件事越早越好”的呼吁,再到“父母比任何时候都需要我们”的感触,当笔者用真实的故事、细腻的情感将坚强却脆弱、伟大而渺小的父母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好比催泪炸弹一样,戳到了许多人的泪点,也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
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只因我们深有体会。我们这一代,“独生子女”成了时代标签,“老龄化”成了社会话题,“赶在回家的路上”成了生活常态,“常回家看看”成了父母期待……当这些元素叠加,不仅是“空巢老人”的辛酸与烦恼,更是“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
确实,“指尖”社会、流动时代的今天,我们无力在工作与生活中协调,很难在事业和家庭之间平衡,然而,无力的结果不应是“无心”的托辞。在笔者看来,纵使云中吟诗有梦可追,泥中生活我们依然有爱要续。
在特殊的日子里来一次零距离的陪伴,而不是“没办法”;用电话这头的“嘘寒问暖”来回应电话那头的“满心牵挂”,而不是“不赖烦”,“孝心”以“心”字托底,或许,更多的时候就是类似这样的一种情感互动。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笔者曾看到一段“与孩子分享,共同成长”的公益广告,视频截取生活中的点滴,陪孩子一起剪头发,陪孩子一起扮鬼脸。同样,就像所有父母都不愿缺席子女的成长,我们也不应该缺席他们的衰老。
朱自清的《背影》打动人心,龙应台的《目送》煽情至深,一曲《父亲》经久传唱,一句“时间都去哪儿了”问倒众人。我们在不停地反思与反省,也在不断地懊恼与苦闷,然而,唯有在他们的生活中留下痕迹,才不会在岁月流逝的恍惚间追悔莫及。
陪伴是最大的孝心,赡养父母,“让变老的过程不再孤独,要去参与他们的生活”也绝不能只是一句口号。正如演讲中所言,“我们就得追,而且我们要从今天开始追、提早追、大步去追”。
“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让真情流露变成实际的行动,重阳节,这并不是应景之谈。
原标题:重阳节,孝心不是“应景之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