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13省市家庭寄养会议:让大龄孤童更好融入社会
2015-10-21 10:24:42 来源:中国青年网山西
中国青年网太原10月21日电(记者王子瑞 见习记者 小玮)“对于孤残儿童来说,不仅仅是让他们吃饱穿暖,有个地方住,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更多的接近常人,长大后能更好地融入社会。”20日召开的全国十三省市家庭寄养工作培训会议上,山西省民政厅社会福利处处长王黎说。
中国社会存在着庞大数量的孤儿。仅就民政部门早前的统计数字,截止2010年,在中国弱势儿童群体数量中,孤儿人数已经达到了71.2万。在这纳入统计的71.2万人中,其中也只有9万名孤儿生活在儿童福利机构,62.2万名孤儿散居在社会家庭。
据了解,此次会议旨在探讨如何为大龄寄养儿童顺利融入社会做好准备和支持,促进大龄寄养儿童的适应能力和抗逆能力。本次培训期待为基层工作者提供专业性的理论指导,更能为大龄孤残儿童增加技能立足社会。
要更注重寄养家庭的权益保护
“家庭是寄养工作最重要的载体,政府和社会应更关注寄养家庭的权益。”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家庭寄养项目主任在接受采访时说。
中国的寄养制度源起于上世纪50年代山西大同,是指福利院在保留孤儿户籍的前提下,把一部分孤儿寄养到附近的农户家中,由农村“乳娘”提供更好的喂养,并让这些孩子得到家庭关爱。由此,寄养村又被外界叫做“乳娘村”,由大同起,辐射到山西乃至全国许多省份,养育了成千上万的孤童,他们其中大部分身体或多或少有残缺。
“那是民间自发的‘善举’。”王晨光介绍,上世纪90年代起,在中国政府视野管理下,较为完善的家庭寄养制度开始形成,一开始推行机构供养。“与人而言,家庭是他最好的生存环境。不管是他因为什么样的原因,失去家庭,对他的成长发展都是不利的。机构供养本身并不能满足,之后便开始结合家庭寄养。”
比起福利机构养育来说,这种让孩子们回归社会和家庭的养育方式对被父母遗弃的儿童来说,“在性格方面、在亲情方面,可能更占一些优势,因为他们有爸爸妈妈,不会觉得自己孤独,不会觉得自己是一个没人管的孩子。”
2014年12月1日起,中国《家庭寄养管理办法》开始正式实施,标志着家庭寄养如同福利机构供养一般,被国家正式纳入福利体系。王晨光说:“然而,正式办法虽然出台,但是还要与社会实际进行磨合。比如除了提供家庭氛围,如何能让孩子能学到知识和技术,在将来的日子里,能部分或完全融入社会。”
“这是更为重要、有难度的工作。”作为一名民政工作者,王黎收养了一名智障女童,拥有亲身的经历,他坦言。“孩子智力开发在三岁以后。我亲生女儿同龄时学背同一首唐诗,教三遍就背会了。而这个小女儿,要用一星期。”
家庭也是他们步入社会最重要的中转站。谈到此,王晨光强调说:“在国外,寄养家长已经职业化,他们的技术含量、个人权利的规定都已经步入较为完善的轨道。而在国内,这些寄养家庭的权益如何得到保护,代理家长应该获得哪些权益,这些问题还不完善。值得目前深思的同时,也是中国政府日后的努力方向。”
大孩子们融入社会更应得到关注
回归社会是养护孤残儿童的难以回避话题。
“这一部分孩子的人生,是既幸福又悲惨的。”王晨光说,幸福在于这些孩子得到社会关注,能有一部分生活上的保证,悲惨在于他们由于条件所限,长大后难以真正融入到社会,实现个人价值。
童少年时期,这一部分孤儿可以有福利机构和家庭的庇护。步入社会之后,他们有天然的弱势。王晨光说:“没有家庭生活经历,难以拥有和常人沟通交流的能力;一些身体残缺的孩子,甚至还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没有一定的社会资源。”
“由于拥有诸多弱项,长大后如何走入社会,成为一个传递正能量的人,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课题。”王晨光介绍,现在社会和教育机构都在致力于在孩子们步入社会之前,运用多种方式帮助他们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
王黎也提到,福利机构也要多留下一些肢体功能正常的孩子,让他们长大后,在大环境里,帮助和引领年龄较小的孩子。
“同时,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学会以正确的方式关爱,并传递一些励志的故事,让他们明白,在社会上生存,每一个人都是要经过历练的,并非一帆风顺使自己逐渐成熟。”
就社会文明而言,如何对待孤残人士,考验着整个国家上下的“良心”。王黎在致辞开头时说:“做寄养工作的人,都心怀大爱。但星云大师曾说:‘有爱传递,立己达人’。”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