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省长书记曾建议别曝光 仍被中纪委点名通报
2015-10-20 11:45:10 来源:中国新闻网
近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中秋国庆节点的“每周通报”结束。此次通报连续4周,共通报了495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点名道姓通报曝光686人。这686人中,有78人因落实主体责任不力被追责,66人受到免职或撤职处理,35人被开除党籍。
点名道姓通报,第一时间公开曝光,已成为新一届中央纪委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形成有力震慑,体现全面从严治党的有效方式。
传递刹风肃纪正能量:发挥警示震慑作用
点名道姓通报,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纪委的反腐新举。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自开通时就设立“曝光台”,中央纪委查办的重大案件第一时间在网站发布。
数据显示,“纪律审查”已成为网站关注度和点击率最高的栏目,每一次公开通报都会引发广泛关注。
除及时公布查处的腐败案件外,中央纪委对全国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也点名道姓通报。2013年8月,中央纪委在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立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情况月报制度;同年11月,在60个中央和国家机关也建立了月报制度。2013年12月起,对全国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每月定期在网站汇总通报;2014年4月起,对全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五一”“十一”等重要节点查处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每周在网站汇总通报。
中央纪委及时发布纪律审查情况,点名道姓通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不仅向社会充分传递刹风肃纪正能量,也切实发挥了警示震慑作用。
在重庆大学生村官李强看来,“对典型问题进行曝光,让我们知道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干部错在哪儿,可以经常‘照镜子’,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每个案件信息和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的发布,都是一次强烈震动和震慑,有力地传递中央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的坚定决心。”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说,“‘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反腐高压态势就是要让领导干部不敢腐,守纪律、讲规矩。”
对于点名道姓通报的威慑力,一些受了处分的干部深有感触:“只要不点名道姓地进行通报,给个什么处分都行,咱丢不起这个人。”在这一点上,河南省襄城县纪委干部魏永涛也表示认同,“现在部分党员干部不怕给个党政纪处分,而怕在一定范围或网站上进行点名道姓通报,根本原因是怕丢人”。
以上看法更是印证了一个观点:点名道姓通报,点中了违纪人员的“麻骨”和“七寸”。“违纪人员怕的,就是我们要的。”内蒙古宁城县纪委书记李春祥说,“只有点名道姓才能起到敲山震虎、举一反三的教育和警示作用。”
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信号:遏制腐败蔓延势头
“学思践悟”系列文章指出,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越往后执纪越严,要把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行为列为审查重点,作为纪律处分的重要内容,拿着放大镜去找,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含糊。
以最近刚结束的中秋国庆节点“每周通报”为例,把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行为列为重点,把违纪者的姓名、单位、职务等信息公之于众。
梳理中央纪委公开进行的通报可以发现,尽管性质、内容各异,但均体现出“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的要求,也释放出“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
“破法”者必先“破纪”。实践证明,贪污腐败问题无不是始于违反纪律,不正之风恰恰是滋生腐败的温床。从这一点看,点名道姓通报,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也是遏制腐败蔓延势头的有效之举。
通报落地生根:还需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
点名道姓、公开曝光,新一届中央纪委早已立下规矩。
2014年2月28日,中央纪委常委会召开会议,明确指出:“公开曝光是坚持、巩固和深化作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强化监督的制度创新,是党务公开的实践探索。要建立公开曝光常态化制度,发挥党内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形成有力震慑、使之‘不敢’的氛围。”
任何一项工作,都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点名道姓、公开曝光,亦不例外。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解志勇则建议,应当进一步加强对典型案件的曝光力度,既注重节日前后的曝光,也重视日常通报,形成长效的震慑机制,彻底打消试图违规违纪干部的侥幸心理。他还特别提醒,纪检监察机关在抓重要时间节点的同时,也要防止个别领导干部“钻空子”,避开重要节点“风头”违规,“必须加大日常违规违纪行为的查处力度”。
此外,部分专家还表示,为避免反“四风”变成“一阵风”“雨过地皮湿”,要注重加强制度建设和监督机制创新。比如,解决违规使用公车问题,就应当加大公车改革力度;解决公款送礼、公款旅游、公款吃喝等问题,就应当加大财务信息公开力度,把每一笔支出都晒在阳光下。(王鹏志)
原标题:多地省长书记曾建议别曝光 仍被中纪委点名通报[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