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徐沛东:“用百姓的语言说真话”
2015-10-16 22:06:25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0月16日新媒体专电(记者周宁 张漫子 熊琳)“新绿掩映旧坟,花草缤纷,却难以抚平田野的伤痕……”由中国文联副主席徐沛东谱曲演唱的大型纪录片《刻骨铭心》的同名主题曲在互联网广泛传播。
让徐沛东更铭记在心的是,用文艺工作座谈会的讲话精神指导音乐创作:“唯文艺精品能启迪思想、温润心灵;唯贴近人民能凝聚真情、感动受众。”
一些年轻创作者在找寻捷径中迷茫
《亚洲雄风》《风景这边独好》《命运不是辘轳》《大地飞歌》《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这些出自徐沛东之笔的经典歌曲,至今仍被广为传唱。
然而,作为音乐界的前辈,提及当下年轻人的创作现状,徐沛东有些忧心忡忡:“年轻人总热衷于寻找捷径。一些人直接扒国外的流行音乐,然后请人填词。音乐本来描写的是‘雪’,或许就被改填为‘火’,最后不伦不类。时间一长,自己也很迷茫。”
“做好自己、过好当下、脚踏实地、认真面对大众、探索时代,用百姓的语言说真话。”这是徐沛东的心声,也是他对年轻创作者的寄语。
不能只想着“椅子一转过来就挣钱”
谈及当前火爆的“歌手选秀节目”,徐沛东认为,中国音乐有独特的发展路径,也带动着音乐文化的前进,但这不等于“唯收视率”和“过度市场化”,更不能只想着“椅子一转过来就挣钱”。
对于当下音乐创作中的“词荒”现象,徐沛东感慨道:“歌词里空洞的大话、套话甚至假话一堆,虚无缥渺、鱼龙混杂,好像会写字就会写词。”他认为,作曲需要日常生活积累,“必须花时间”。
“音乐创作得学会说真话、说人话”
“音乐创作得学会说真话、说人话,不是百姓心中的话,怎么能接地气、有味道?”徐沛东说着他的创作逻辑,“我们从来不乏有才华之人,可总有人耐不住寂寞,看人家炒作‘火’了,自己也如法炮制。几十年后回头看看,音乐历史上留不住你的足迹。”
“经济浪潮之下,艺术要耐得寂寞。人类需要对这种‘寂寞’投以尊敬。”徐沛东说,对中国文艺创作者来说,创新是个大难题,但比创新更难的是坚守。
原标题:专访徐沛东:“用百姓的语言说真话”[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