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成新名片 中国累计向22个国家派出志愿者
2015-10-12 19:56:1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10月12日电 (记者 杜燕)通过志愿服务进行互助已经成为中国的一种生活方式,而基于社区互助的志愿精神使数百万人脱贫,达到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此外,中国十余年间还累计向22个国家派出650名青年志愿者,均是受援国急需的专业人才。
这是记者从12日召开的国际志愿服务交流大会上获悉的。此次大会是中国第一次举办关于志愿服务领域的多边会议,来自世界五大洲27个国家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志愿服务组织负责人,将在为期1天半的大会上就推动中等收入国家国际志愿服务的政策性架构、国际志愿服务项目成功案例与经验、志愿服务对国家公共服务的影响等议题进行交流和探讨。
志愿服务互助成中国的一种生活方式
中国的志愿服务文化和欧洲或者其他地方有何不同?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UNV)执行协调员丁查德表示,中国丰富多彩以及基于社区互助的志愿精神在经济发展方面使数百万人脱贫,达到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而通过志愿服务进行互助已经成为中国的一种生活方式。
“我小时候在荷兰没有听说过雷锋,但是我钦佩雷锋对于中国人民的无私奉献。”他认为,雷锋的一生代表了同情心和服务他人的高尚情操,这也是UNV认为志愿服务是促进和平和发展的核心这一理念一脉相承。
他表示,每年,UNV向全球派遣6500名联合国志愿者,进行人道主义、维和和发展方面的项目服务。除此之外,11000多名联合国在线志愿者通过IT技术对世界各地的发展项目贡献时间和创造力,他们来自中等收入或者新兴国家比如阿根廷、中国、印度,巴西和南非等国。
他透露,UNV已经获得联合国授权来制定一份将志愿精神融合于下个十年以及更远期和平发展目标的计划。该计划有望在今年12月被联合国大会通过,希望各国能够积极参与以便实施该计划。
中国累计向22个国家派出青年志愿者
中国志愿者积极参与国际援助。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杨松在会上表示,2002年中国自筹经费选派5名青年志愿者赴老挝服务,开启了中国青年海外志愿服务工作。
据介绍,截至今年10月,中国已累计向22个国家派出650名青年志愿者,包括亚洲、非洲、美洲,且他们均是受援国急需的专业人才,在汉语教学、医疗卫生、乡村建设、工业技术、文化发展等多个领域开展了大量志愿服务工作,如在老挝服务的志愿者,改良甜瓜种植法当年就使果农获得了大丰收;培养的当地运动员在东南亚运动会散打比赛中获得银牌等等。
杨松表示,青年志愿者以平等相待的态度、以全力投入的工作,在与当地人民的日常接触中,传播了中国优秀文化,增进了相互了解与信任。援外志愿服务具有方式灵活、效果突出、受援国易于接受等特点,是区别于政府间项目合作的援外项目,丰富拓宽了对外援助的内容和领域,对于巩固和加强中国同受援国的友谊具有独特的作用。
杨松称,下一步,中国将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和工作机制,研究探索援外志愿服务的新模式、新领域,深入推进援外工作标准化、制度化建设,将现有援外项目做精做实做优,提高项目实施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同时,愿与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与各国志愿服务组织加强沟通与合作,并就合作内容与方式展开进一步探讨,为推动国际志愿服务工作,促进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发展。
北京注册志愿者达307万人
一直以来,北京十分重视志愿服务事业。北京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副会长滕盛萍指出,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余年的发展,特别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影响带动下,志愿精神在市民中得到广泛普及,全市注册志愿者已达307万人。
她称,北京形成了覆盖全市的志愿服务组织网络,注册志愿团体近5万家;建立了完善的志愿服务项目体系,面向残疾人、空巢老人、农民工及其子女等弱势群体设立常态化志愿服务项目,孵化培育环境保护、城市运行、社区服务、扶贫开发等12个大类的志愿服务项目5万余个。
她称,北京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已经与29个国家和地区的43个志愿者组织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在中国援助非洲医疗队等志愿服务项目和伦敦奥运会、索契冬奥会等重大国际赛事活动,都活跃着北京志愿者的身影。
“邻里守望”服务成果展也开展
12日,由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和中国志愿服务基金会联合主办的全国“邻里守望”服务成果展也在北京开展。展览分为“邻里守望、时代音符”、“打造品牌、引领发展”、“形成特色、提升质量”、“榜样力量、感动中国”、“结对帮扶、相助永远”及“同心携手、行善立德”六个展区,生动展示了“邻里守望”志愿服务开展以来各地取得的优秀成果。据悉,该展览目前在国家会议中心展出,10月15日至10月20日将移至中华世纪坛,面向广大市民和游客展出。(完)
原标题:志愿服务成新名片 中国累计向22个国家派出志愿者[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