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嘉善植良木引良禽 打造中国智慧“归谷”
2015-10-10 15:29:0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归谷”中研发出的产品 王梦瑶 摄
中新网嘉兴10月10日电(见习记者 章天启 实习生 王梦瑶)“美国有硅谷,嘉善有归谷。”这是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潘今一走进中国归谷嘉善科技园时的感慨。
嘉善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富庶之地,不仅是江、浙、沪两省一市的交汇点,也是浙江省接轨上海的第一站。当前,浙江正在努力打造全国高端人才创业创新高地,嘉善借助产业转型发展的契机,打造起一个“千人计划”孵化基地,基地里包括县科创中心、科创加速器、开发区东区,以及“中国归谷嘉善科技园”。其中中国归谷嘉善科技园就意在打造成为为高端人才提供有归属感的创业创新基地。
这四个部分相互配合相互承接,形成了一套“孵化——转化——产业化”融合互动的新机制,在未来,嘉善的产业发展不仅要“吸纳”,还要“自生”。
转型升级创新路 绿色DNA植入经济GDP
中国归谷嘉善科技园副主任郑庆华表示,2010年的时候,“归谷”所在地还是一个传统村级工业园区,主要是一些小而散的铸件类小企业,能耗大、产出小。
“传统工业园区的发展路径已经走进了死胡同,必须对原有区域实行环境再造、产业重构、空间重塑,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的新路来。”中国归谷嘉善科技园相关负责人表示。要顺利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对原有区域进行“创造性的破坏”,对原有的行业进行要素重组,用新的产业替代旧的产业,用高端产出取代低端产出。
然而,产业如何转型才能让嘉善获得长远的发展?当时一种声音是继续打造传统工业园区模式,这样嘉善能够提升GDP的数字,但另一种意见是摆脱传统模式,走一条高端、高智、高楼、高效、低碳的发展之路。在计算了经济账、生态账和长远账之后,嘉善统一了思想,决定以“四高一低”为目标,打造一个以归国留学人员为主体的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发展的“新基地”,走生态的发展道路,将绿色DNA注入到经济GDP中去。
2011年6月,中国归谷嘉善科技园正式动工建设。一期规划用地1.35平方千米,建筑面积约126万平方米,设中国归谷示范区、商务功能配套区、文化创意产业区、企业定制研发区、产业配套居住区、标准外包交付中心区等六大功能区,一个转型升级中的新型科技园拔地而起。
为了满足高科技企业和人员的工作特点与生活需求,“归谷”着力塑造“水岸江南、活力江南、绿意江南”的景观特色,形成园区产业与自然生态环境共存共融,以宜学、宜居、宜研的一流环境来吸引、留住高科技人才。
嘉善为何要留住高层次人才?
郑庆华表示,首先高层次人才科技含量比较高,成果转化之后对税收会有递增式的发展。同时,嘉善土地环境的评定越来越压缩,需要一些科技含量比较高、占地小成长性比较高的项目。
经过几年的建设,“归谷”首批生产的企业——景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如火如荼;首个落成运营的项目——嘉善新沪渝科技电器有限公司正式投产;首个进园建设的浙江省“千人计划”专家、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终身教授沈路一带领的圣加医疗项目正内部装修中……
植良木引良禽 好环境助力创业氛围浓
当转型升级的“炮火”打响,如何打好这一场产业转型的“战役”变得尤为重要。但是知已知彼的前提是真正了解自己所拥有的资源,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以改变,而在这个方面,嘉善县有着独一无二的环境优势。
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城市圈逐渐形成,大城市与周边卫星城的同城效应越发明显,便利的交通不仅打破了过去时间和空间上的鸿沟,还为文化、经济、产业的交流与转移创造了便利。
嘉善城区东距上海市中心80公里,因天然的地理优势确立了自身“融入上海、创新发展、统筹提升、生态立县、民生优先”的五大战略,不仅在转型过程中积极与上海靠拢,还以开放的姿态接纳来自上海的高层次人才与产业。
“国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内创业发展,选在哪里对于他们来说是个很重要的问题,而大城市普遍来说成本比较高。”郑庆华说道。为了更好地使人才和产业“落户归谷、适应归谷、融入归谷”,“归谷”可谓是下了“狠”功夫。
在建设上面,避免了同其他产业园区“千篇一律”,“归谷”打造了一个有湖有桥、有花有树、江南韵味十足的生态景观园区,绿意充盈其间,建筑错落有致,整个氛围别具一格。在产业规划上,“归谷”将焦点聚集于医药医疗器械和数据信息两大产业,针对高端人才和高新科技,推出人才与团队的创业创新资助等科技产业政策,为人才解决后顾之忧,真正地在“归谷”找到来自于祖国的归属感。这一切的最终目的就是建设一个幸福民生的新家园。
“良禽择木而栖”,当自己真正成为一棵理想的树木之时,自然会引来优秀的禽鸟,而嘉善的目标就是将自己打造成为长三角一流的“千人计划”项目转化中心,为吸引更多海外优秀人才而努力。
作为全国唯一的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嘉善具有自己产业发展的前瞻性,“归谷”创办以来,着力打造以高楼、高端、高智、高效、低碳的“四高一低”为特征的创业园区,即促进成果转化,也推动产业发展。
育梧桐引凤来归谷 造巢吸引人才进驻
环境的成熟为的是能够吸引更多优秀的创新性人才,而只有人才进驻园区,才能真正转动产业转型的齿轮。但新兴的园区方兴未艾,未来的一切都是未知,只有引进第一只“凤凰”,才能召唤更多的“良禽”。
“为医学事业全心全意地付出,在创业创新中体现自身价值。”这是浙江圣加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沈路一对于“归谷”创业园区的寄语,同时也是她对于自己的要求。“我们出国后小有成就,总想能够为家乡干点什么。”怀着这样的一颗赤子之心,沈路一离开了生活了几十年的美国回国创业,并成为了第一个入驻“归谷”的“千人计划”专家。
她说,她的心里燃着一把火,而这把火点燃了她的激情。
作为一名上海人,沈教授将自己创业的第一站选在了她的家乡,曾经的家乡变成了如今的“他乡”,既熟悉又陌生,对于不了解国内市场的她来说,未来的一切都是未知。“在国外那么长时间没回来,说不上恐惧,却也有一种担忧,自己也知道脱节了很长时间,不知道该怎么说该怎么做,也不知道该去找谁”。在这样的状态下,她迈出了自己的第一步,成立了上海的第一家公司,主打医疗器械产品,而公司依仗的就是她从美国带回来的自主发明的二十多项专利,她要在自己的祖国将他们变成惠民、利民高科技产品,带动国内高端医疗器械的研发和生产。
有了目标就有了方向,有了方向脚下的路也越走越踏实,第一次创业给了她走下去的信心,正当她开始为第二次创业做准备的时候,她与嘉善的“归谷”不期而遇。“我觉得这个idea很好,就被它这个idea吸引,归来的归,山谷的谷,这个‘归谷’的idea。”凭着自己的直觉和信念,她毅然决然地落户在了“归谷”,并开始打造“梦之地”。
然而处于起步阶段中的企业总是会面临资金的问题,沈路一也不例外,因为银行借贷时间有限,企业在规定期限内必须要还款给银行,这就造成了企业资金周转方面会出现经费紧张的问题,当无法筹集到足够的资金度过过渡期的时候,企业也将面临灭亡的命运。
当沈路一走到这个交叉口的时候,嘉善的一项政策给了她希望,这就是“转贷基金”。这项“转贷基金”的方案是嘉善制订推出的用来帮助企业度过危险期的“借贷政策”,有了这项政策的支持,企业可以找政府做担保,向银行借款度过危险期,这样不仅企业能够起死回生,政府也能够稳定地方的产业,促进转型升级的实现。
“这是一个很好的机制,不管他们是否贷给我,因为我们现在非常需要这样的机制。”沈路一说道,在她看来,政府需要做的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
同样对嘉善,对“归谷”满怀欣慰的还有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嘉兴弘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潘金一教授,“归谷”为他提供了一个适宜居住的办公环境,也为他打开了便利的创业之路。
“我们一直在找一个能代表当下创业环境,同时又有资源让员工安心工作的地方,走了很多地方以后我发现‘归谷’是一个高端人才、高端产业发展的最佳的地方,当地领导对我们全力支持,从我们入园到选址到公司各种各样的行政手续,他们提供了保姆式的服务,这对我们创业来说非常方便。”潘金一说。
金碑银碑不如口碑,潘今一用自己的切身感受,介绍了更多的科技人才进驻进来。2013年10月,“千人计划”智慧城市的专家联盟—“千人计划”智慧城市研究院嘉兴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研究院总投资5000万元,首批由11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领衔,整合了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各领域的行业专家,强强联手、团队协作,提升综合实力。
引进一个人才,兴办一个企业,催生一个产业,集聚一批人才的链式效应正在归谷形成,医疗与电子两大产业逐渐成为“归谷”的两大臂膀,为园区注入发展的力量。
据了解,“归谷”已累计引育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4名、省“千人计划”专家9名,成果丰硕,曾经成长中的大树如今已绿荫如盖,期待着更多的“良禽”前来“筑巢”。到2016年,有望累计引进“国千”专家40名,创办高新技术企业150家,力争实现产值30亿元、税收3亿元。
勇担使命,敢驾鲲鹏乘东风,再攀高峰,扬鞭青葱不下鞍,创业是一个使命,而为创业者营造一个开放优良的创业环境则是一种责任感的体现。中国归谷嘉善科技园在这个创业的时代中为高层次人才营造了实现梦想、报效祖国的基地,也将嘉善,这个坐落于太湖之滨的小城推向了浙江产业转型的前列。(完)
原标题:浙江嘉善植良木引良禽 打造中国智慧“归谷”[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