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南京大屠杀幸存老人过百岁生日 曾避难栖霞寺

2015-10-03 04:36:04 来源:现代快报

评论

\

10月2日,纪耀发老人过百岁生日,32位子孙集体拜寿,同为“百岁老人”的亲家晏志成(坐轮椅者)也前来道贺

32位子孙集体拜寿、20多桌亲友一起唱生日歌、来宾共同写下100个“寿”字……昨天,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纪耀发老人,在所有亲友的围绕下,迎来 了自己的百岁寿辰。面对满席嘉宾,忆起自己坎坷而幸福的一生,纪耀发老人感慨万千,他举起酒杯,“谢谢大家,今天,我太开心了!”现代快报记者 王颖菲 徐岑

曾孙献吻,老爷子笑得合不拢嘴

穿着绛紫色唐装,腰挺得笔直,纪耀发老人端坐在舞台中央,精神头很足。老人出生于 1917年,今年虚岁99岁。按照南京人的习俗,过寿“做九不做十”,儿女们昨天特地在栖霞区一家酒店为老人举办了“百岁生日宴”,5个儿子、4个儿媳 妇,16个孙辈、7个曾孙辈来到现场。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爷子就是我们家的宝贝。我们也不知道送点什么好,就想到了最‘土’的法 子,每人写个‘寿’字,组成‘百寿图’送给他。希望老爷子一直平平安安,健健康康。”老人的六儿媳妇朱文洁告诉现代快报记者,百寿图上的寿字,有老人4岁 的曾孙女写的,也有99岁的亲家母写的,虽然有的歪歪扭扭,但都是对老人的祝福。送上“百寿图”,“孩子们”按照辈分依次对纪耀发行跪拜礼祝寿,一个曾 孙、一个曾孙女还热乎地黏上去亲了太爷一口,老人笑得合不拢嘴。

宴会的主桌则坐着老人的“老弟弟”“老姐姐”“老妹妹”们。这些老人的平均年龄在85岁以上,其中一位也是“百岁老人”——她是纪耀发的亲家、朱文洁的母亲晏志成,两位亲家已经很多年没见过了。见到他们,老爷子特别开心,拉着他们的手说个不停。

1937年,一家7口曾避难栖霞寺

如今子孙满堂、家庭幸福的纪耀发老人,时常向子孙辈感叹,“幸福不易”。“我是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也是栖霞寺1937年的见证人。”纪老说。对于78年前的那个冬天、那场人间炼狱,他永生难忘。

1937年,纪耀发20岁,日本军占领南京后,到处烧杀掳掠,纪耀发和父母以及弟兄姐妹一家7口人,一起跑到了栖霞寺避难。

“当时觉得,那儿是唯一安全的地方。”纪耀发老人说,他小时候经常到栖霞寺玩,和寺里的监院——也就是后来被称为“南京的辛德勒”寂然法师早就认识,大家的感情很深。

一 开始,去栖霞寺避难的人还不多,但后来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蜂拥上山企求庇护。“难民越来越多,寺里的生活也越来越困难。先是一天吃两顿,到后来一天吃 一顿。”纪耀发老人说,面对这么多的难民,寂然法师没有一句怨言,依然一个个地收留下来,难民最多的时候,足有2万多人,连千佛岩上的石窟、佛龛里也都住 满了人。“日本人在南京的侵略,我看得一清二楚。亏好有这些僧人,不然我们活不下来。”这段经历,使得纪耀发老人成为电影《栖霞寺1937》中的原型之 一。

5个儿子轮流住过来跟他作伴

后来战争胜利,纪耀发一家的生活也渐渐好转。1975年,纪耀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76年,他被授予南京市“先进生产者”,并被评为江苏省“劳动模范”;2004年,被南京市栖霞区评为“健康老人”。

如今,老人一大家共有30多口人。前年,曾孙子结了婚,把老人乐坏了。家人常说,再过几年,老人就能看到第五代了。更让老人欣慰的是,儿孙都十分孝顺。今年5月,纪老一家还被评为“南京市幸福家庭”。

“谁在75岁的时候,还能做到给老父亲洗袜子!”周围邻居对这一家儿孙的孝顺,全都看在眼里。

如今75岁的纪广录老人,是纪耀发老人的二儿子,也是在世兄弟中年龄最大的。他告诉现代快报记者,照顾老父亲的工作全部由他和几个弟弟承担。兄弟5个每半月轮流住到父亲家里,陪做饭、陪洗衣、陪洗澡、陪睡觉。

“爸爸一般早上6点起床,我5点就起来给他做早饭,然后上街买菜,做中饭;下午有时间,陪他到栖霞寺转转。”纪广录表示,一直到现在,父亲夏天的衣服和内衣、袜子,都是他手洗,只有冬天的外套才放到洗衣机里洗。其他几个兄弟也都是如此。

更难得的是,对于丈夫离家照顾父亲,所有媳妇都十分支持。

谈到是否辛苦,这位七旬老人笑着摆摆手,“这是我的福气!”

传授“长寿经”,最爱青菜和肉圆

老人的儿子表示,父亲虽然已经98岁了,但身体很好,思维清楚,每天还坚持戴上老花镜看报纸。只有点耳背、痛风之类的小毛病。

忆起自己坎坷而幸福的一生,纪耀发老人感慨万千,他举起酒杯,“谢谢大家,今天,我太开心了!”

说 起自己的长寿秘诀,纪耀发老人笑笑:“没什么特别的。”他说,自己生活十分规律,一般早上6点起床,晚上看完《新闻联播》就睡觉,每天起床后和睡觉前,还 要从头到脚活动活动,做一套“自创”的保健操。平时,老人不抽烟、不喝酒、不喝茶、不吃肥肉,最喜欢吃青菜和肉圆。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