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董事长因年龄超60在上海无法办理就业证
2015-09-25 10:27:09 来源:解放日报
近一年来,上海不断发出有关创新人才发展的“好声音”。今年7月又正式发布《关于深化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促进人才创新的实施意见》,让人眼前一亮。
近日,上海市中青年知识分子联谊会外企分会针对国际科创人才进行了专题调研。在上海外服公司等协助下,对75家驻沪外企总部及从事外资人力资源服务的公司的调研结果显示,受访人群对上海就业环境总体感到满意。同时,上海跨国企业地区总部数量虽然全国最多,但跨国创新人才在进入上海前有不少顾虑,上海在引进国际人才方面还有不小的提升空间。目前上海吸引国际创新人才的短板何在,如何进一步提升上海吸引国际人才的“吸引力”?
税收过高,影响跨国人才入沪
调研报告显示,78.7%的受访者认为人力综合成本过高,其中税收高、居住成本高是受访企业反映的主要问题。在企业投资方面,77.3%的受访者认为,不少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税收优惠政策会使企业在国际人才市场上更具竞争力;从受访个人看,69.3%的人认为个人所得税税率比其他主要国家高不少。另外,他们认为,健全的法律法规、对个人权利的保障等,也是吸引人才来沪工作的重要因素。
调查还显示,国际科创人才在准入流程和签证办理方面,也遇到一些障碍。38.7%的受访外籍人才认为,办理手续的过程有太多的纸面工作,签证办理与续签手续略繁琐。同时,居留及就业配套也有改进空间。
在投资环境方面,66.7%的受访者认为,鼓励创新的科研技术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比如,提升基础技术研究水平、加强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并营造尊重人才、珍惜人才的科研创新人文环境等。另外,加强对个人知识产权的保护、学术交流氛围、科研基础设施与条件等方面也有待提高。
放宽政策,做大国际人才增量
调研显示,目前驻沪外企最紧缺的人才主要分为三类:实用型专业技术类人才、基础性科技研发类人才以及企业管理类人才,其中企业对实用型专业技术类人才需求最大,占比63.3%,而过去最为稀缺的企业管理类人才需求不如从前。
上海相关委办局的不少负责人也表示,科技制造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研发中心的设立,而对应的技术研发类人才目前最缺少,上海引才重点,应放在此类人身上。调研组认为,上海引入人才政策虽较过去有很大放宽,但由于外企和归国人才创业型企业未能和体制内引入人才计划有效对接,导致国际人才增量速度达不到要求,建议进一步放宽人才引进政策限制,做大上海的国际人才增量。
对此,针对上海人才引进的手续繁琐等问题,建议取消对高级管理人才的就业许可年龄限制,并以家庭为单位引入高级人才,取消对将引入的高级管理人才、技术人才随行子女的年龄限制。针对税收过高问题,有专家建议,应以家庭为单元征税、增加税收上限。
这些问题,让洋企老总难以理解
■苹果:研发成果无法有效转移
苹果公司副总裁戈峻表示,当年在上海设立研发中心时,苹果公司分析诸多因素,除了人才外,法律政策的稳定性特别重要。他认为,把核心技术放到国内还有顾虑,因为目前国内法律体系尚不能支撑很多研发成果的有效转移。国家的专利法、技术转让法等法律法规,使国内研究成果转移到美国并不容易,业务模式也有限制,而这可能影响公司人才的创新能力
■飞利浦:女儿无法享配套政策
在对飞利浦的调研中,总裁莫拉利的经历值得反思。几年前,飞利浦公司家居护理业务部总裁莫拉利,决定将全球业务总部从荷兰迁往上海,当莫拉利携夫人和两位女儿办理入境手续时,其20岁在读大学的女儿因超过有关措施规定的18岁年龄限制,无法和莫拉利一家享受同样配套政策入境,这一直让莫拉利难以理解
■福特:董事长无法办理就业证
遇到尴尬的还有福特汽车。当公司下决心把亚太总部从新加坡转移到浦东后,却发现亚太地区董事长由于年龄超过60岁,无法在上海办理就业证。理由很简单,中国人到60岁就要退休,所以外国人在中国60岁后也不发就业许可。透过福特汽车曾遭遇的无奈,可见有关方面对国际科创人才的准入门槛仍然过高,或居留就业配套政策过于严格
原标题:福特董事长因年龄超60在上海无法办理就业证[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