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中国赴南苏丹(瓦乌)维和部队向世界展示中国军人好样子

2015-09-21 20:24:06 来源:新华网

评论

向世界展示中国维和军人好样子——记中国第13批赴南苏丹(瓦乌)维和部队

新华网南苏丹瓦乌9月21日电(王经国、燕小辉、田宝冲)在过去的10个月里,中国第13批赴南苏丹(瓦乌)维和部队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用过硬的作风、精湛的技能和负责任的担当精神,创造出一个个“中国品牌”,打造出一项项“精品工程”,受到了各方广泛赞誉和肯定。

在国际维和战场,他们向世界展示出中国军人的好样子。

打造“精品工程”,树立“中国标杆”

在瓦乌,中国维和工兵以攻坚克难闻名。

瓦乌至本提乌是国际救援物资陆路运输唯一一条通道,被称为南苏丹的“生命线”。然而,由于战乱破坏和雨水冲损,这条长约400公里的道路两年前因无法通行而关闭。

2015年1月底,联南苏团下达了瓦乌至本提乌道路平整修复任务。因为任务艰巨,联南苏团决定瓦乌至马约姆290公里的公路修复任务交给中国工兵。

“中国工兵的素质有目共睹,交给你们我们很放心!”联南苏团工程处代理处长辛格说。

旱季的南苏丹炎热无比,最高气温达50摄氏度。烈日下,官兵加班加点、人歇车不歇。与此同时,他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科学施工:填坑补差、抬高路基、拓宽路面。

两个月后,经联合国有关部门检验,道路完全达标。

“这项‘精品工程’将使本提乌数万难民的饮食和医疗救护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联南苏团西战区司令卡布奇准将说。

执行维和任务期间,不论面临什么困难,中国工兵始终以高昂的士气,高标准完成任务。10个月来,他们先后完成作业任务200余项,修筑、修复道路415公里,平整场地近20万平方米,19次协助联合国实施应急救援任务。

联南苏团任务保障部部长史蒂芬妮说:“中国维和部队完成任务出色、工程质量一流,是联南苏团维和部队的‘标杆’。”

永远将患者的安危置于首要位置

4月13日夜,一名联合国安全官驱车来到中国维和二级医院门口,停车后刚喊了一声“HELP(救命)”便不省人事。

经检查,这名患者是突发心肌梗死,当时已没有了自主呼吸和心跳。

“这种情况下,生命急救的黄金时间只有4分钟,超过6分钟大脑将造成不可逆损伤,”医疗分队队长王乃震说。

“立即电除颤,”医疗分队急诊科主任王海涛果断下令。

经过紧张抢救,患者心脏成功复苏。医护人员很快又实施了溶栓术并获得成功,保护了患者心肌,恢复了心脏功能。随后,患者被转送至乌干达三级医院。

在瓦乌维和任务区,中国维和医疗分队的医术远近闻名。联南苏团和瓦乌当地政府经常会把急重症患者送过来。

10个月来,医疗分队先后接诊患者约3000人次,实施手术73例,成功救治了急性心梗猝死、急性及梗后偏瘫、重症及疟肝性昏迷、高龄产妇重度贫血等多起病例。

联合国瓦乌基地负责人威尼说,中国医生不仅医术高明,而且很有责任心。

时刻把患者安危置于首位,这是医疗分队队员心中永恒的标准。

9月20日上午,医疗分队接到通知,一名加纳籍联合国维和警察患上了阑尾炎,已腹痛5天,病情呈加重趋势。

此时,正值中国第13批和第14批维和医疗分队轮换交接之际。考虑到患者如不及时救治,极可能引发阑尾穿孔。为此,王乃震决定由两批维和医疗分队专家组成特别手术小组联合实施手术。

经过特别手术小组一个多小时手术,患者阑尾被成功切除。

“我们维和的目的就是要多帮助这里的人,让他们都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安宁的家园,”王乃震说。

把和平友爱的温暖传向任务区每个角落

爱民为民是中国军队的优良传统。在瓦乌维和任务区,中国维和官兵在完成自身任务的同时,在联南苏团机制允许下,积极帮助当地群众排忧解困,把和平友爱的温暖传向任务区每个角落。

由于战乱,瓦乌市的民生工程建设薄弱。工兵分队主动作为,帮助平整瓦乌市足球场、为圣玛丽医院新校区修建校舍,帮助科瓦乔克市进行垃圾清理等。医疗分队定期看望瓦乌敬老院和孤儿院,捐赠仪器和文体用品,不定期到难民营为难民实施医疗救助。

真诚无私的行动赢得了当地民众的信任。走在瓦乌市的路上,只要看到中国维和官兵,当地民众都会挥手致意并报以微笑。在圣玛丽医院,官兵每次到访,人们都会用热情奔放的舞蹈表达敬意。

在维和任务区,中国维和军人与友军也结下了深厚友谊。“有困难找中国军人”已成为任务区各国维和友军的共识。排污、挖水井、整修防护墙、不间断拉水保障、修建多功能运动场……中国官兵发扬“雷锋精神”,有求必应,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

肯尼亚步兵营指挥官凯勒说:“中国官兵有着比火还炙热的助人热情。”

“中国军队历来热爱和平,愿意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自己的贡献,”中国第13批赴南苏丹(瓦乌)维和部队指挥官吴建本说。

原标题:中国赴南苏丹(瓦乌)维和部队向世界展示中国军人好样子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