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诗人土楼印象
2015-09-19 18:08:0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图为来自澳门的青年诗人袁绍珊谈土楼印象。 林忠成 摄
图为第31届“永定土楼·青春诗会”座谈品评会现场。 林忠成 摄
中新网社永定9月19日电 题:两岸诗人的土楼印象
作者 张金川 林忠成
“客家土楼保留了优美的的乡村生活,客家人非常有凝聚力,这么多人祖祖辈辈住在一起,说明他们的人性是非常淳朴的,与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疏远形成了强烈反差。”台湾诗人、《创世纪》诗刊编委古月18日在福建永定的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召开第31届“永定土楼·青春诗会”座谈品评会道出了此次青春诗会的土楼印象。
“青春诗会”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诗歌品牌活动,是青年诗人闪亮登场的舞台与成长的摇篮,被誉为中国诗坛的“黄埔军校”。以“永定土楼?青春诗会”为主题的本届青春诗会由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福建省作家协会等多家机构联合主办,这是“青春诗会”第一次走进福建。
从1980年起,“青春诗会”此前已经成功举办30届。每届推出的诗歌作品成为与时代同步的文学热点,历届推出的众多优秀青年诗人,其中很多成为后来中国诗坛的代表人物。
“这次青春诗会具有历史意义的变化,它必定伴随着诸位诗人对永定土楼的美好回忆而铭刻在各位的人生记录里。”《诗刊》社常务副主编商震介绍说,本次青春诗会区别于以往任何一届,它首次吸收了台湾、澳门的青年诗人参加,香港方面由于没有合适的诗人而放弃。
老家在江西的诗人刘立云是《诗刊》社主编助理、鲁迅文学奖得主,他认为“江西客家人与永定客家人一样勤劳朴实,江西客家人的碉楼与永定土楼类似,但永定土楼更加博大,更有震撼力。”
“土楼人家、客家生活是很好的创作素材,是写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的丰富宝藏,要进行深入挖掘。”刘立云介绍说,永定土楼容纳这么多人,最多的竟然达到600多人,那么多人和睦相处,秩序井然,这从管理学来说是个奇迹。人类在现代化过程里失去了很多美好的东西,有些失去的东西在土楼里能找到,比如对大地的记忆。
袁绍珊是来自澳门唯一的青年诗人,在她眼里:永定土楼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融洽。
“土楼里的一副对联‘敢把他乡作故乡’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这句对联说明了客家人敢于闯荡天下,具有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拼搏精神。”袁绍珊介绍说,我在写作中常常使用“祖国、乡土”这些词,这些词提醒我:我来自哪里。
“我也是客家人,老家在赣南地区,这里的一切让我仿佛回到了故乡。”同济大学博士茱萸也是15位青年诗人中的一员,他觉得来到永定感到非常亲切,永定土楼传承了中华文化的精华,楼内设施齐全,是一个自治度很高的小社会。
茱萸此次采风创作中发现,土楼内的“说理厅”非常有意义,楼内居民产生矛盾时大家聚集在“说理厅”里,由德高望重的长辈出面进行调解,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说明客家人非常尊敬长辈,也说明客家人有一个理念:万事以和为贵。
“土楼本来是一个诗意空间,是诗歌写作的良好载体。”福建省作协秘书长林秀美表示,这次青春诗会给福建诗歌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福建提出了要强力打造闽派诗歌的思路,希望各位诗人更多地以土楼为题材,以客家生活为素材,创作出好作品。
台湾、澳门以及各地诗人代表畅谈了几天来参观游览永定土楼以及其他旅游文化项目的体会、看法,重点评析了土楼与客家文化的关系,土楼与社会现代化的关系,土楼的神奇、壮丽对诗人们诗歌创作灵感的激发与影响。(完)
原标题:两岸诗人土楼印象[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