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情深铸大爱]第三篇:爱在塔里木河流淌
2015-09-19 11:02:05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9月19日消息(记者周益帆 张孝成)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阿佳”,在维吾尔语里,是姐姐的意思,在南疆塔里木河畔,汉族阿佳尤良英帮助维吾尔族兄弟麦麦提图如普?穆萨克脱贫致富,这一坚持就是十年,如今,不仅麦麦提走上了致富路,他的邻居们也开始学着使用新的种植技术,南疆腹地,维汉一家亲的民族大爱,正在书写。
北京时间早晨六点,新疆和田市皮山县的天刚蒙蒙亮,21岁的亚森?麦麦提图如普从木奎拉乡达里格村坐上开往阿拉尔的车。
记者:这次去阿拉尔做什么?
亚森:摘棉花……
十年前,也是这个季节,亚森的父亲麦麦提图如普·穆萨克到阿拉尔打工,兵团一师十三团十一连的重庆姑娘尤良英雇他帮忙摘棉花,双方合作愉快。第二年初,麦麦提从皮山老家打来的电话,说妻子病重,要借一万块钱。尤良英的丈夫袁华明不同意借钱:
袁华明:我肯定不同意。我们一大家人一年的收入才三万块钱。
尤良英睡不着,她想起几年前,因为资金周转问题,讨薪的工人围堵袁华明,她在地里嚎啕大哭,遇到兵团的一位老军垦阿姨:
尤良英:老军垦阿姨听到我哭,走过来说:“丫头啊,你怎么了?”第二天,她骑了一个很破旧的自行车,从一个缝制的布袋子里拿出了整整齐齐的三万块钱,对我说:“丫头,你拿去救急吧,这是阿姨养老用的,讲土话就是她的棺材本。”我借麦麦提钱的时候,也是这位老军垦举动启发了我。
尤良英瞒着家人,给麦麦提打了钱。两个月后,麦麦提邀请她去和田,一天一夜的颠簸之后,眼前的贫困让尤良英吃惊:
尤良英:他当时抱着我还不了你的钱,不是骗你,不是不想还你,是我确实没办法(的想法)。
麦麦提小女儿吃不饱的哭声,更让当妈的她,心疼得像针扎。尤良英问:“麦麦提你怕不怕吃苦?”麦麦提说:“不怕!”“那你跟我回连队,也许我能帮你摆脱眼前的困境。”
把麦麦提带回连队后,为了让他尽快适应环境安心工作,尤良英安排两家人同吃同住,让尤良英始料未及的是,双方文化习俗的不一样导致摩擦磨合不断,包括饮食习惯、民族语言、田地生产等方面,泼辣的川妹子如何说服执拗的麦麦提?
家里的餐具换了新的,饮食习惯也跟着改,六十多岁的婆婆和十几岁的儿子受不了:
尤良英::我们汉族吃大肉吃习惯了,(他们)简直不能接受,我就想这事情怎么能权衡,就买了肉掏了钱,把我妈妈和儿子带到我姐姐家、弟弟家。
为了更好的理解,两家人还互相学着对方的语言,闹了不少笑话。
最难的,是田里的农活怎么干才能好,尤良英的技术,麦麦提以前没见过,学得心不甘情不愿:
尤良英:他们平常种棉花是不打顶的,我让他打顶,他口服心不服,我就说麦麦提,我留出来一百棵不打顶,如果他的产量超过了打顶的,阿姐就带你全国各地旅游,如果你的错了,从今以后,你必须听我的。
那年,一亩地,尤良英赢了麦麦提180公斤的棉花。到了年底,尤良英把替麦麦提攒着的工钱拿了出来,一叠钱14000块,麦麦提收得乐呵呵;尤良英再拿出了一叠10000块,麦麦提欠她的钱,尤良英没扣下,麦麦提接过来的时候有点犹豫;没成想,尤良英又拿出了4000块,说:“麦麦提,这是我借你的,那些先拿去还外债,这4000用来生活”,麦麦提眼圈一下子红了,之前为了跟尤良英要工钱,没少闹矛盾,尤良英说啥也不给,就是怕他没节制、攒不下来。那以后,麦麦提对尤良英的称呼,就从“老板”改成了“阿佳”。
从“老板”到“阿佳”,麦麦提和尤良英之间的情感与日俱增。2013年,麦麦提在老家和朋友办了一个农家乐,供应一道“感恩菜”,那是尤良英在家常吃的凉拌蒲公英。不仅是这道菜,就连蒲公英本身,整个皮山县此前都从未有过。
为此,麦麦提专程把从尤良英家的菜地里收集来种子,提前一年带回家中。从尤良英所在的阿拉尔,到麦麦提的老家达里格村,距离八百公里,十年来,尤良英往返十七了趟。她的田间管理技术也像麦麦提种植的蒲公英,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来到这个村庄。
尤良英:阿姐的技术你全都学会了,看一串一串果实,三胞胎。很好,肥料还要上,放水还要好一点。
如今,尤良英有点怕去木奎拉乡达里格村——她怕给大家伙添麻烦,尤良英教给麦麦提田地管理技术,麦麦提又把这些技术教给村民们,只要知道麦麦提家的阿佳要来,村民们必定到村子口接,
村支部书记麦麦提艾孜:村里棉花、红枣种植离不开尤良英。每次临走时,村民都争着给她送新摘的红枣、核桃,表达谢意。
但尤良英总说,自己做的这点小事,不足挂齿。2010年3月,尤良英和丈夫袁华明开车前往和田,没想到出了车祸,一位维吾尔族大叔和他的女儿骑马路过那里,救了他们。但此后尤良英再也没能找到这位大叔:
尤良英:我在报救命之恩,我想报恩的人我找不到,当时的瓦汉扎尔大叔没分民族、没分时间、没要报酬的帮助我,那我也应该把那位维吾尔族大叔的爱传递下去。
今年春天,麦麦提悄悄买来几棵果树在尤良英家的小菜地里种下:
麦麦提:桃树和李树根是一起的,桃树上面接李子树可以活,李子上面嫁接桃树也可以活,桃李不分家。象征我们汉族和维吾尔族根连根、枝连枝,不分家。
原标题:[民族情深铸大爱]第三篇:爱在塔里木河流淌[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