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法:中国新一轮裁军是和平导向下的深度变革
2015-09-18 08:08:23 来源:中国新闻网
9月3日,习主席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郑重宣布,中国将裁减军队员额30万。这个消息瞬间传遍全球,更在阅兵式结束后持续多日成为网络上的热点话题。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多次主动进行裁军行动,先后裁减员额100万、50万、20万,军队现有总员额230万。在此基础上再裁减30万员额,裁军总额达到现役部队人数的13%,幅度不可谓不大。即便是军队改革需要精简人员,但如此大幅度裁军背后最深刻的原因在于,我国防御性的国防政策没有改变。
正是基于防御性国防政策的考量,中国武装力量需要规模适度,但也要更加精干有力才能维护国防安全。中国国土辽阔,军队员额既不能太过庞大,也不能过于压缩,裁军30万是让军队规模更趋合理的审慎抉择,而通过裁军牵引军队实施一系列改革才能确保我国建设一支数量精干但战斗有力的军队。
裁军将要裁掉谁,这是大家关心的话题。国防部已经透露,本次裁军的重点是压减老旧装备部队,精简机关和非战斗机构人员。在这些裁撤重点的背后可以清晰地看出,军队正试图进一步调整军兵种比例、军官与战士比例、机关与部队比例、非战斗机构和作战部队比例等不够合理的结构组成。
根据2013年国防白皮书披露的数字,在我国230万的军队总人数中,海军有23.5万人、空军39.8万人,而陆军,仅是机动作战部队就有85万人。既要摒弃“大陆军”思维,更不能抱有“陆战过时”、“陆军无用”的思想,通过裁军进一步优化陆、海、空军比例以满足信息化联合作战需要应是大势所趋。
有限的军队员额应当分配给打赢信息化战争急需的作战力量。当前我军老旧装备数量多、新型作战力量少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要实现军队整体转型,提高体系作战能力,就必须重点加强新型作战力量建设。通过裁军,把老旧装备数量压下来,才可以为新型作战力量腾笼换鸟。
相较于作战力量结构的调整,指挥体制的优化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现代战争需要高效指挥体制,我军在联合作战指挥体制等方面作了不少探索,但许多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裁撤精简总部机关,建立精干高效的联合作战指挥机构和战区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才能为战争制胜提供核心支撑。
此外,还有许多并不承担作战职能的部门、机构和人员也将是本次裁军的重点,部队医院、文工团体、军事院校、科研院所的规模和组成也将随之进一步优化精简。这不仅不会降低这些单位的作用,恰恰相反,在军民融合式的国防建设发展道路上,这些机构和人员的潜能、活力会被进一步激发。
新的战争形态拥有新的制胜机理,新的作战理念需要新的军事组织结构。在世界主要军事强国都在加快推进军队改革,谋求军事优势地位的世界新军事革命的大潮中,哪支军队思想保守、固步自封,哪个国家就会错失宝贵机遇,陷于战略被动,而军事上的落后一旦形成,对国家国防安全的影响将是致命的。
军队亟待厘清的深层次问题不能久拖不决,以裁军为契机解决军队长期积累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这将是一次难得的机会窗口,也必将面临不少困难和压力。短时间内由于裁军带来的机构重组、人员安置等所需军费消耗将会上升,但长期来看,这是进一步解放军队战斗力和增强军事组织活力的必由之路。
(房永智 作者单位:工程兵学院)
原标题:看法:中国新一轮裁军是和平导向下的深度变革[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15-06-02)新一轮强降雨再次袭击南方 广东1人因溺水死亡
- (2015-06-04)制裁难奏效合作陷僵局 俄与欧盟酝酿新一轮较量
- (2015-06-05)俄杜马主席:西方发起新一轮反俄宣传运动
- (2015-06-09)南方新一轮强降雨致浙江、安徽等地10死4失踪
- (2015-06-09)新一轮强降雨致贵州4人遇难4人失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