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打电话恐吓学生家长 一诈骗团在京伙频繁作案

2015-09-17 14:51:34 来源:中国广播网

评论

据警方介绍,6月底,家住在本市海淀区羊坊店的孟先生,送完孩子上学后接到一个陌生来电,一名东北口音的男子跟他说“你是孟先生吧,我叫大力,你最近得罪人了,有两男一女托我整整你,这事你看怎么办”。孟先生告知对方没有得罪人,便准备挂掉电话,谁知对方说出了孟先生妻子、孩子的姓名、出生年月,甚至还说出了妻子的工作单位地址及孩子的班级情况,对方还“警告”孟先生如果不花钱“平事”或者报警,一周之内将会收到孩子的手指头,其妻子也会在近期出车祸。

惊慌失措的孟先生以筹钱为由挂掉了电话,然后立即赶往孩子的学校,看到孩子安然无恙的在上课后,孟先生才松了口气。跟学校领导沟通后才知道,已有多名家长接到此类电话,内容也都类似,而且有几名家长已经汇钱过去让对方“平事”。对此情况,将信将疑的家长们选择报警。

警方成立专案组 辗转千里将该团伙一网打尽

接到报警后,北京警方对此高度重视,立即责成刑侦总队会同西城分局等相关单位成立专案组开展案件侦破工作。

专案组经过大量的调查走访及摸排工作,几名河北籍男子进入侦查员视线。专案组立即赶赴河北省丰宁县、滦平县、沽源县及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多伦县等地辗转千里开展侦查,经过近一个月的努力,侦查员在掌握了该团伙的成员构成及犯罪证据后,专案组决定统一收网,将该团伙一网打尽。

7月底,在当地警方的支持配合下,专案组将以杨某(男、34岁、河北省丰宁县人)、宋某(男、48岁、河北省丰宁县人)为首的5人敲诈勒索犯罪团伙一举抓获,当场起获手机40余部、现金10万余元及银行卡、手机卡等大量涉案物品。杨某、宋某等5人被北京警方依法刑事拘留,目前,该5人已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案件仍在进一步审理中。

无业游民充当黑社会 恐吓家长骗取“消灾费”

自称是东北黑社会的丁大力,实则是河北承德籍无业人员杨某,正在西城分局刑侦支队内接受审查。此时的他,在电话里嚣张跋扈的气息及东北口音早已不见踪影,剩下的只有认罪和悔过。

“在老家一直没有找到工作,今年5月份遇到同样无所事事的宋某,便和他一起商量怎样赚点钱。我之前在外地打工时,听说可以给别人打恐吓电话,吓唬他们弄点钱。这个想法跟宋某提出后,我俩一拍即合。然后我们分头准备银行卡、手机、手机卡等物品,同时,宋某还叫来了他的两个外甥曹某、曹某某及朋友郭某一起干”杨某交代。

据专案组侦查员介绍,他们知道这种行为是违法的,害怕被家里人知道,不敢在家里打电话。他们都集体行动,约定一个时间,统一开车去较为偏僻的地方,一人一天大约能给50个事主打电话。

侦查员介绍,嫌疑人打电话的对象也是经过筛选的,一般选择在公司上班的白领,而且有孩子的,敲诈他们的成功率会比较高。他们打电话时用平时在电视上学来的东北口音,再诉事主得罪人了,不给钱事主的家人将受到“意外伤害”,一般说到这大多数的事主都是不相信的,这时他们再说出一些事主的详细信息,如家庭住址,孩子的姓名、出生日期、在哪个学校哪个班级等,大部分的事主就将信将疑了,然后他们再根据事主的工资情况,开一个他们能接受的价钱,部分事主会选择花点钱“消灾”。

警方提示:不要相信恐吓电话 第一时间报警

此类案件中,嫌疑人通过非法渠道获得事主电话号码及家庭成员等信息后,直接拨打事主电话并冒充社会人员,以威胁恐吓等方式要求事主汇钱,事主感觉自己或家人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同意汇钱“消灾”。但是在汇钱后发现之前的威胁是不存在的,才知道上当受骗。

广大市民接到威胁恐吓电话后,无论涉及自己还是家人,一定第一时间报警,同时尝试跟家人取得联系。如果遇到暂时联系不上的情况,也不要相信对方,报警后民警也会通过多种方式联系他们,犯罪分子往往就是利用事主慌乱、不知所措的情绪控制事主,一步步引导事主上当受骗。

因此,遇到此类情况首先不要慌张,联系家人的同时报警,如果自己一人无法同时兼顾,也可以让邻居或朋友帮忙,越多人参与越能更快识破骗局。

原标题:打电话恐吓学生家长 一诈骗团在京伙频繁作案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