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驻疆部队:永远当好新疆稳定发展的压舱石

2015-09-17 10:40:02 来源:解放军报

评论

习主席明确指出:“驻疆部队是新疆安全稳定的压舱石,是新疆建设发展的重要力量。”这是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赋予驻疆部队的崇高使命,是对驻疆部队的无比信任和巨大鼓舞。在纪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我们深入学习习主席重要指示,回顾卫国戍边足迹,领悟党和人民重托,倍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更加坚定了永远当好稳疆兴疆压舱石的决心和信心。

辉煌历程 书写忠诚

六秩一甲子,忠诚天地鉴。60年的辉煌历程,镌刻着新疆军区部队对党、对祖国的赤胆忠诚,见证了历代官兵对新疆大地和各族人民群众的深厚情怀。

凯歌进新疆,红旗映天山。1949年10月,遵照党中央、毛主席命令,王震将军率领20万大军,伴着新中国成立的礼炮声挺进新疆,历尽千辛万苦,战胜艰难险阻,把五星红旗插遍天山南北、插上帕米尔高原,新疆从此投入人民的怀抱。翻开当年进军新疆的历史画卷,从甘肃嘉峪关到新疆迪化(乌鲁木齐),再到全疆各地,20万进疆大军凭一腔热血,靠一双脚板,纵横几千公里,一路高奏凯歌。他们冒严寒、穿荒漠,攀雪峰、越达坂,栉风沐雨、筚路蓝缕,创造了史无前例的进军纪录。他们一边行军,一边战斗,一边为各族群众做好事办实事,把人民军队爱人民、人民军队为人民的形象播撒和根植到各族群众心中。据不完全统计,仅1951年至1953年,军区部队就派出4500多人组成工作队,深入农村牧区,帮助建设地方政权,参加减租反霸、土地改革等一系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任务,从根本上铲除了新疆延续千年的封建剥削制度,各族农(牧)民迎来了翻身解放、当家作主的历史变迁,在各族人民心中深深播下这样一粒种子: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新疆的崭新面貌。

忠诚守边防,铁心保稳定。军区部队进疆伊始,征尘未洗,即迅速全面接管边防,踏上了卫国戍边、维护稳定的征程。60多年来,一代代官兵就像一棵棵挺立的天山雪松、绿洲白杨、戈壁红柳和沙漠胡杨,在新疆160万平方公里国土、5600多公里边防线上,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军区部队始终把国家主权和安全利益放在首位,守防官兵忠心献祖国、铁心守边关,培育形成了“热爱边防、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顽强拼搏”的喀喇昆仑精神,涌现出“喀喇昆仑钢铁哨卡”“卫国戍边模范连”“团结战斗模范连”,以及“边卡模范”刘志俭、“献身使命的模范团长”胡筱龙等一大批先进集体和英雄模范。60多年来,军区部队始终把维护新疆社会稳定作为重要使命,旗帜鲜明地反对一切分裂祖国的破坏活动,坚决制止和平息一切骚乱和暴乱,从解放初期粉碎哈密伊吾县原国民党县长艾拜都拉策动的武装叛乱,到改革开放以来处置“三股势力”制造的暴恐活动,在历次斗争中,广大官兵快速反应、果断打击,为新疆稳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真情为人民,倾力促发展。早在进军新疆之初,毛主席就指示王震将军:“你们到新疆的主要任务是为各族人民多办好事,你们要以替历史上压迫少数民族的反动统治者还债的精神去那里工作。”进疆后,军区部队始终牢记党中央、毛主席指示,全心全意践行我军宗旨,倾心竭力为新疆各族人民群众办好事、谋福祉。为了减轻人民负担,恢复发展经济,军区部队发扬南泥湾精神,组织11万余官兵开赴天山南北亘古荒原,一手拿枪一手拿镐,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三年大生产运动。戈壁荒滩变良田,麦穗金黄稻花香,新疆的农业生产得到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为了发展新疆的工业,军区部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从一顿顿口粮、一条条口袋中挤出一个个铜板,建起钢铁厂、棉纺厂、发电厂、水泥厂、农机厂等19个大型工矿企业和70多个小型厂坊,迅速改变了新疆工业落后面貌。为了壮大新疆地方建设力量,军区10多万官兵坚决响应党中央、毛主席号召,一声令下就地转业,组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如今已成为新疆发展稳定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以来,军区部队广大官兵始终以“喜看人民数票子,乐在边疆守卡子”的奉献精神、“宁让生命透支,不让使命欠账”的革命激情、“扎根新疆、保卫新疆、建设新疆”的责任担当,积极投身新疆经济社会建设,把党的温暖传递到各族人民群众心坎上。各族群众由衷感叹:共产党好,解放军亲。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