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北大“打包”开设“一带一路”系列公共课

2015-09-16 09:41:09 来源:人民网

评论

本报北京9月15日讯(记者 柴葳 见习记者 董鲁皖龙)来自“一带一路”沿线20余个国家的驻华外交使节今天齐聚北京大学,参加此间举行的北京大学“一带一路”外国语言与文化系列公共课程项目启动仪式。启动仪式上,北大宣布,在2015年秋季学期,面向全校学生开设总计40门语言和文化类课程,其中包括32门语言类课程和8门“一带一路”文化类课程,部分富余的课程资源将向北京市高校学生开放。

北大将此举解读为学校利用自身综合优势,服务国家战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一个重大举措,也是该校提升人才培养水平的一次积极而有意义的探索。

“如今,我国高校的对外交流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以北大为例,有63.3%的本科生在学期间有海外学习经历,我们预计在未来两三年,这个比例将达到90%。”北大教务部部长董志勇表示,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需要大量复合型人才,高校的人才培养便要适应这种需求,积极地由学科专业单一型向多学科融合型转变。

董志勇介绍说,北大前些年也进行过开放公共课程的尝试,但像此次这样大规模“打包”推出系列公共课程还是第一次。目的就是在“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下,充分发挥北大的综合学科优势,以课程建设推动人才培养的开放性,培养出一大批精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熟悉沿线国家历史、文化、经济、政治、外交、风俗等的复合型人才。

据了解,该项目课程设置在培养语言能力的同时,还通过开设相关国家文化与社会的课程、定期举办与语言相关的文化日活动、邀请驻华使节参与专题讲座和研讨会等形式,注重借助语言工具构建文化交流的桥梁。

“项目实行小班化教学,本学期率先开设15个语种的课程,像南非的伊博语等语言课程都是首次开设,吸引了大量历史、考古等学科背景的学生报名。”在该校外国语学院副院长付志明看来,系列公共课程的推出,让学生们有机会在经贸往来之外,通过语言学习,深入了解“一带一路”的文化积淀,也为将来就业打开了一片更为宽广的天地。

原标题:北大“打包”开设“一带一路”系列公共课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