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乡村医生身份的“尴尬”:医生还是农民?
2015-09-16 03:29:47 来源:山西晚报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老乡要小康,离不开健康。
64.9万个村卫生室,138.1万名乡村医生,是我国农村医疗体系的“基石”,是国家医疗预防保障体系的“神经末梢”。
今年以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多个文件,要求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
乡村医生们的生活现状如何?有哪些“成长的烦恼”?……记者深入四川、江苏、辽宁、湖南等多地乡村展开调研发现,作为健康乡村的守望者,他们同样需要被守望。
痛点1 收入低乡村医生流失严重?
55岁的黄爱民是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新丰镇老墩村村医。在他34年的行医历史中,有着最风光和最难熬的两段经历。
“上世纪80年代,当时还是工分制,我们村医和村干部同工同酬,一天能挣10个工分,村民们也非常尊重我,这是我当村医最光荣的时候;进入90年代后,村医的收入很大一部分来源于药品差价,最高达40%-50%,收入还是比较可观的。”
自从2009年国家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取消药品加成后,黄爱民的收入被“砍掉”了一大半,一年下来收入不到2万块钱。
越来越少的病人加上巨大的收入落差,让很多乡村医生不得不放弃本行而另谋出路。
记者调研发现,乡村医生的收入主要由国家和地方的财政补助、基本药物补助、公共服务补助和诊疗费用构成。
“收入上不去,队伍就难稳定。”中国卫生医学会副秘书长王禄生指出,事实上,收入低已成为乡村医生流失严重的首要问题。
为切实解决村医收入低的问题,国办2015年3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通过切实落实乡村医生多渠道补偿政策,提高艰苦边远地区乡村医生待遇等保障乡村医生合理收入。
“除了向国家‘要钱’,我们自己能做些什么努力?”2013年9月,盐城市大丰区卫生局局长徐向东带着当地村医开始了签约服务探索。
徐向东告诉记者,他们设计了适应不同需求的健康服务包,既有不收费的基础包,也有参照医疗服务收费标准明码标价的初级包、中档包、高档包,让农村居民自主选择购买。
“对于提供签约服务的乡村医生,承担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年补助经费不低于项目总额的40%,承担的基本医疗和个性化延伸服务,在扣除直接成本后,收入大部分用于签约乡村医生的技术劳务性补偿。”江苏省卫计委主任王咏红说,签约服务能让提升村医收入和服务村民双赢。
“实践证明,这条路走对了!”徐向东兴奋地说。
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大丰区村医平均工资为44163元,是全区农民可支配收入的2.69倍。现在,黄爱民的年收入达到5万元,外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医疗事故责任险等保障,他对目前的生活状态十分满意。
今年9月出台的国办《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也要求,建立基层签约服务制度,由二级以上医院医师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务人员组成团队,与居民或家庭自愿签约。
国家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司农村卫生处副处长陈凯表示,开展签约服务规范了服务行为,有效提高了健康素养,改善了农村居民的健康服务,对促进医改任务落实和分级诊疗制度建立等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原标题:我国乡村医生身份“尴尬”:医生还是农民?[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15-05-22)我国民间组织赴缅甸搜寻远征军将士遗骸(图)
- (2015-05-24)我国最北高寒高铁哈齐客专开始联调联试
- (2015-05-25)财政部:近期我国将降低部分日用消费品进口关税
- (2015-05-25)我国移动终端产业迎来转型升级机遇期
- (2015-05-25)财政部:近期我国将降低部分日用消费品进口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