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老街,旧时光里说新事——浙江松阳“明清街”活态保护重焕青春

2015-09-14 21:46:08 来源:新华网

评论

\

原本老旧、无人问津的汀屋,如今是时尚的淘宝馆。姜晓东摄

一条被时光遗忘、却依然活着的老街,她会有怎样的命运?

在秀水青山的松古盆地,始自汉唐、历经喧嚣的“明清街”,因为浙江松阳政府的活态保护,焕发出新的光彩……

\

松阳老街南直街。杨卫中摄

老街新貌:焕发清丽容颜

松阳“明清街”,这片隐没在小城深处的老街区,由南直街、官塘路、横街、人民大街、大井路、猪行路等主要老街围合而成,呈“井”字型,核心区域面积达10.5公顷,生活着8000多西屏街道的原住民和全县各地来的商人。因为道路狭小,至今不通汽车,电瓶车是这里的主要交通工具。

沿着官塘路向前深入,但见铁匠铺、金银铺、炭烛铺、锡箔铺、裁缝铺、草药店、棕床店、剃头店、制秤店、字画店……密密麻麻,不计其数。松阳县住建局副局长张屏说,这片老街区,浓缩着“田园松阳”鲜明的耕读印记。

多年前,关于老街区的去留,曾在当地掀起过热议。“面对一条至今仍然活着的老街,保护和利用的态度,应该更为谨慎。”松阳县县长王峻说,老街区的魅力,不在于它的建筑形态,也不在于它的传统业态,而是那种原滋原味、农耕文明的生产生活景象,“若把原住民迁走,改造成仿古街,反而失去了保护她的意义。”

2012年,在多方讨论和规划的基础上,松阳结合名城名镇创建,启动实施“明清街”整治一期工程。3年多来,在没有搬迁、没有停业、没有拆除的情况下,完成南直街的电力线和通信管线下地、污水管道埋设、消防改造提升、路面重铺青石板等硬件设施改造。

眼下,松阳“明清街”整治工程已从古老的南直街,向整个核心区域蔓延。渐被遗忘的老街,恢复了整洁清丽的模样。老街人的生活居住环境,也得到大大改善。原本很多打算外迁的商户,下决心留了下来。

\

汀屋——山中杂记。杨卫中摄

老街新生:引入文创产业

夜晚,我们随年轻的身影步入汀屋新开的“淘宝馆”。汀屋是一幢明清时期的古建筑,闲置多年的县级文保点。整修一新的她,如今有个时尚的名字,叫“淘宝特色中国·松阳馆线下体验馆”。今年7月体验馆正式营业。

汀屋装载和呈现的,是一个极其丰富的世界:茶事、书局、手作、杂货。红光满面的王肇志老人迎了出来。“再过几天,我就要把‘家’搬到汀屋,每天在这儿展示松阳的竹编技艺。”

“在改造‘明清街’基础设施的同时,我们启动了业态提升的节点示范。”张屏说,2014年,松阳县成立名城办,对“明清街”的危旧老公房进行改造,并引入时尚、创意的新兴业态,为老街区注入青春因子。

县名城办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去年以来,“明清街”出过不少新闻,都和老屋新用有关。如去年10月18日,南直街53号的原工商联旧址、老的电影院,华丽变身为丽水首个非遗专题馆——松阳县非遗展示演艺中心。

走到南直街中段,推开非遗馆的大门,“田园松阳”扑面而来:清江绕吹、松州古风、山水家园、灯舞太平,四个展示单元,详细呈现了散落在松阳乡野的6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久后,展演区将不间断推出乡土大戏。

眼下,松阳人又在期待“明清街”的下一则新闻:南直街潘祠上弄2号,原来的松阳三小旧址,修缮接近尾声,届时将公开拍出。

\

老街一角。杨卫中摄

老街新梦:激活青春因子

不知从哪天起,不断有年轻的面孔、年轻的业态,进驻到“明清街”,融入老街的血液里。

宋慧芳,1981年生,曾从事旅游行业。两年前,她在老街区与松阴溪的交界处——旧时的青田码道,如今的溪滩路39号,寻觅到一处空置多年的老宅,改造成一家别致的茶馆“三九房”。

“我被老街背后浓郁的人文底蕴所吸引。”在宋慧芳的描述里,我们仿佛看到了鼎盛时期的松古盆地:处州粮仓、遍地金黄。

或许是不忍老街就此没落,不久前,宋慧芳又租下隔壁的老宅,如今正在重新修整,打算开家有特色的餐馆。去年,她还盘下三都乡紫草村的18间老房子,用来发展民宿产业。

老街寻梦,各得其所。汀屋“淘宝馆”,还有个文艺范儿的名字,叫“山中杂记”。来自杭州的资深媒体人夏雨清,和松阳走出去的朋友何建作,偶然间在“明清街”的百仙面馆吃了碗面,便把深藏内心的梦想,笃定安放于这条老街。后来,就有了“淘宝馆”的故事。

“这是一场老街活态保护的实验。”王峻说,从基础设施改造、节点产业示范到政策鼓励商户自我提升,为的是让“明清街”活下去,活得更长久、更精彩。(浙江日报记者 邓国芳 通讯员 孙丽雅)

原标题:老街,旧时光里说新事——浙江松阳“明清街”活态保护重焕青春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