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国企改革顶层方案公布 专管资本有利于政企分离

2015-09-14 19:19:06 来源:中国广播网

评论

央广网北京9月14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国企改革正在走向深化。最新发布的《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刚刚公布就引发了各界的广泛关注。从内容来看,这份最新发布的指导意见干货满满,从10个方面提出了深化国企改革的新方向,其中出现了11个新的提法。在这十几个新的提法当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管理方式的变化,从之前的管人管事管资产,走向管资本。指导意见提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作为国有资本市场化运作的专业平台,依法自主开展国有资本运作,对所出资企业行使股东职责,按照责权对应原则切实承担起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

资本投资和运营公司,和之前的管理方式有什么不同呢?有专家表示,资本投资和运营公司,同国资委有多种不同,国资委是政府机构,投资、运营公司则由更专业的资本管理人员组成,负责具体的投资行为。投资、运营公司作为股东而不是政府行使职责,这也体现了政资分离、以管资本为主的原则。

从样样都要管,逐渐变成,管最关键的,这种国企改革的方向透露出哪些新思路?证券日报副总编董少鹏和财经专栏作家叶檀分别对此进行了分析与解读。

经济之声:资本的力量是非常大的。管好了资本,很大程度上就能够明确国有企业的发展方向。同时,在确定了方向之后,发挥企业的主观能动性,就可能取得一加一大于二。从什么都管,到现在的专管资本,这体现出了管理部门管理方式的哪些进步?

董少鹏:我们现在强调国有资本的管理,这与过去管企业、管人和管事是有所不同的,这体现了国有资产,包括国有企业的改革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多年来我们一直追求政企分开、政资分开以及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开,努力实现权力、义务和责任的统一,实际上我们在探索的过程中也摸索到了一些方式,但是总感觉不够到位。国资委的成立大大缩减了国有企业的数量,但是政府在国有企业中起到的作用,以及政府和企业的界限,有时候还是混淆不清,这严重影响了政府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对于职责的行使。另外,它在制度上也对国有企业的运营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现在我们所强调的专管资本理清了目前企业制度市场化的经营机制,特别是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联和界限。

经济之声:根据新的管理方式,我们要设立国有资本投资和运营公司。这种管理方式和之前的国资委之间的异同,您如何看待?

董少鹏:现在的国资委承担着全民资产的股东的这么一项职能,在我们下一步成立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和运营公司之后,要把国资委股东代表的职能分离出来,从而使得国资委只需履行执行国资运营包括监管投资的职责,它无需再行使股东的职责。因此,这对于国资委本身的改革来说也是一个新的进展。未来我们国资的投资运营公司需要严格按照出资人的标准,考核企业的绩效、股份以及保值增值的程度,使得不同企业和行业发挥出各自的功能和作用。

经济之声:政资分开与政企分开是什么关系?跟搞活做大做强国企央企又是什么关系?

叶檀:政企分开其实是管理模式上的,企业和监管层之间是不用加以区分的,但是它现在需要区分开来,这是一个高层级管理模式方面的大的改变。另外,以前我们既监管资本,又监管人,现在加了一层资本管理公司,也就是说它以出资人的方式来管理企业,而企业的微观运作还是按市场化来进行,它和顶层的管理层之间有一个很大的区隔。

经济之声:跟搞活做大做强国企央企又是什么关系?

叶檀:顶层设计非常重要,只有方向正确了,它才能做活,市场效率才能够提升,但是在顶层设计出台之后,能否做活关键还是取决于具体的落实情况,例如资本管理公司的效率,监管层的监管程度,以及能否市场化的选聘高管层和市场化的薪酬机制。企业只有在微观上实现了市场化,其效率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经济之声:从原来的管人管事管资产到现在的管资本,主要是否就体即将推出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行公司上?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平台?

叶檀:现在国企运营的大方向比较清楚,首先,公益性国企基本上是在公益的平台上进行运作,它的考核标准会有所不同。另外,商业性的国企还是需要监管,但是它在微观上是不受监管的,它是通过出资人的身份来体现,而不是直接插手到企业。最终企业业绩和盈利的提高是通过市场化的运作、选聘机制及经营机制来实现的。

经济之声:国有资本投资运行公司是否借鉴了新加坡的“淡马锡模式”,二者有何异同?

叶檀:淡马锡模式确实是以资本的方式出资来运行,具体市场的运作也是比较市场化的,它可以撇开出资人的性质,我们希望我们也可以做到。第二,在管理过程中,当它要体现政府意志和出资人资本的性质时候,是通过资本的管理公司来运作的。

原标题:国企改革顶层方案公布 专管资本有利于政企分离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