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飞填补机身蒙皮加工技术国内空白 打破国外封锁
2015-09-14 13:39:08 来源:中国航空报
李志强,成飞航空专用设备研制团队里的一把尖刀,10年光阴,他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成为数控技能专家。他和他的团队承载着梦想、顶着压力,在自动钻铆机托架系统研制和开发中克服重重困难,一次又一次地创造着奇迹,填补了中国在机身蒙皮自动钻铆技术领域的空白,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还吸引了国内外的行业专家参观学习。
晚上8时,偌大的厂区安静得像一座空城,在民机公司的厂房里,设备公司钻铆机托架研制团队还在忙碌。已经连续半个月了,李志强和他的团队一直被钻铆机铆钉在铆接时经常出现歪斜这样一个问题困扰着。这是一台早期引进的自动钻铆机,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因在铆接过程出现铆钉歪斜而导致飞机蒙皮受损报废,损失巨大。在这半个月内,李志强和他的团队想尽办法,绞尽脑汁,反复试验,结果都不是很理想。正当大家感觉已经无望的时候,李志强提出了一个办法——增加一套视觉传感系统,利用其强大的图像处理能力来判断铆钉的大小、长短和是否歪斜,这样就能有效避免铆钉因歪斜铆接而报废飞机蒙皮的情况。尽管当时大家对这种方法也只是将信将疑,但是要解决问题,就不能放过任何一次试验的机会。“可以做错,但不能错过”,这是这个团队默认的准则。李志强全权负责了这次试验的电路设计和PLC程序的编制。开始试验的时候,大家都有侥幸心理,但是在进行了反复试验之后,每个人脸上都露出了笑容,每个人都向李志强投去了赞许的眼光。李志强也因这个方法获得了“成都市职工创新”特等奖。
在大家眼中,李志强俨然就是一位航空专用设备研制的专业户。随着航空技术的发展和对设备要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科研难题需要攻克。在第三代自动钻铆机托架系统的研制过程中,李志强一马当先,承担起了繁重的设计和调试任务,加班加点成了家常便饭。家人已经习惯了他的工作时间,其他人是不回家吃饭通知家人,而他是回家吃饭通知家人。曾经也有人问他为什么要这么拼命,这份工作又脏又累,挣得不多、干得不少,值得吗?他的回答很简单:不是所有事情都可以拿钱来衡量值与不值,既然选择了就要坚持下去,我既然做了就要努力做好!
2013年,李志强的父亲因为突如其来的重病卧床不起需要照顾,而那时的他正致力于公司一台数控机床大修改造最后的系统调试。数控系统的调试是一个相当烦琐且关键的过程,容不得半点马虎,此时离规定的节点只剩两周时间。机床交付迫在眉睫,为了能够按时保质完成任务,不影响公司生产进度,他和同事们每天加班到晚上11时。父亲手术那天,家里人要他请假,他拒绝了。同事们也极力劝他请假,可他斩钉截铁地说,我虽说不出来为国贡献的大道理,但是我觉得作为一名航空人,现在形势如此紧迫,坚守岗位才是当务之急。一边是即将手术的父亲,一边是工作,他毅然决然选择了工作。对于工作他是无怨无悔的,但对于父亲他是深感愧疚的。他只能在心里,祈祷父亲早日康复,祈祷家人能够理解他、支持他。
生活中的李志强是阳光、开朗的。工作之外,他会和同事一起打球,锻炼身体,他说这样既能增强体魄,也能增进同事间的友谊。休假时,他也会更多地陪伴家人,多做家务,孝敬老人,以这样的方式弥补平时对家里照顾的不足。李志强说:“生活需要阳光,追逐理想的艰辛、挫折和痛苦,都会因为生活中的阳光烟消云散。”
这就是李志强,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他将自己全部心血投入热爱的航空事业。“中航工业杰出青年”、“成都好工人”、“中央企业青年岗位能手”、“中航工业特级技能专家”……他的事迹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也激励着成千上万的航空人。(刁亮 焦健)
原标题:成飞填补机身蒙皮加工技术国内空白 打破国外封锁[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