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胜利回响]解放区迎来新的大发展

2015-09-10 21:40:20 来源:中国广播网

评论

央广网北京9月10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1945年春天至夏天,八路军、新四军对日伪军的积极展开局部反攻,对侵华日军产生重大威胁。日本天皇主持的御前会议于1945年6月8日通过的《世界形势判断及今后应采取的指导战争的基本大纲》中,对中国形势的分析就承认:“敌方对我占领地区的反攻,特别是延安方面的游击反攻,一定会越来越厉害。”日本方面所称的这种“游击反攻”,当时从长城内外一直发展到长江南北、广东沿海。通过局部反攻,日军占领区大大缩小,解放区得以进一步扩大。

抗战结束前,解放区的军队因无外援,武器装备虽靠缴获和自制有了部分改善,仍难于打正规战,不过游击战规模已明显提高,可以主动攻击日军中队、大队一级单位。1945年5月,日本第43军组织3万兵力对山东解放区进行了最后一次“扫荡”,八路军山东军区司令员罗荣桓指挥部队诱敌深入不断袭扰,再予以伏击歼灭。5月7日,山东军区在石桥伏击战中一举歼灭日军600人,击毙第59师团第53旅团长吉川资少将,此人也成为抗战期间日军在中国战场上阵亡的最后一名将军。

1944年至1945年夏解放区军民实行的局部反攻,主要还是利用敌伪收缩防线,以群众游击性的攻势作战恢复和扩大解放区。到了抗战末期,八路军、新四军作战规模扩大,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便提出各军队应完成由分散的游击战向正规的运动战转变的任务。

1944年7月1日,中共中央就发出关于整训部队的指示,同年10月开始全军展开了冬季大练兵活动,主要进行射击、投弹、刺杀、爆破、近战、夜战、攻坚等训练,并采取官兵相教、教学相长、联系实际、学用结合等练兵方法。各解放区的民兵,也有组织的参加了大练兵活动。全军经过半年的军政训练,提高了组织性、纪律性和技术战术水平。如晋绥军区部队步枪实弹射击命中率达到80%以上,特等和优等射手约占参加射击人数的40%,投弹成绩平均提高了6至7米。中共中央军委又要求加强司令机关和后勤机关的建设,强调步炮、步工、步骑之间的密切协同;强调火力、爆破、突击密切配合。

当时要攻占敌强固据点和歼灭敌重兵集团都必需炮兵,过去在抗日根据地内日军敢修筑一个个炮楼,就是欺负对手没有火炮攻不动他。全面抗战初期,八路军只有屈指可数的几门迫击炮,随后靠搜集国民党军溃败时遗弃的山炮,于1938年1月建立起总部炮兵团(共12门山炮)。随后各根据地利用缴获的步兵炮和迫击炮,也建立起少数连一级规模的炮兵。

在长期游击战的环境中,部队分散游击,炮弹来源也难解决,八路军、新四军的炮兵一直难以得到大发展。1944年秋,毛泽东主席考虑到反攻需要,特强强调:“没有炮兵,便没有胜利”。朱德总司令也发出“模范战士上炮来”的号召。在缺少火炮的情况下,中央军委便决定首先培养干部,在延安炮校向众多指战员教授炮兵知识,一些根据地也建立了相应的培训班。

抗战胜利前夕,解放区战场的游击反攻开展得轰轰烈烈,毕竟还是以游击作战为主,其主要原因是武器装备太落后。特别是缺乏炮火,单靠炸药包、手榴弹及一些土办法还难以攻破敌人坚固的堡垒据点,也不能夺取大城市。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下,中共中央争取国外军援以改善军队装备的愿望没有能够实现,苏联、美国都不向解放区提供武器装备。不过这一段时间的练兵和准备工作还是大的日本投降时显示出重大的作用,过去分散的游击队终于汇成浩浩荡荡的反攻大军。

原标题:[胜利回响]解放区迎来新的大发展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