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原创 >

电桩宣布启动新一轮融资 充电2.0生态模式起航

2015-09-10 21:00:20 来源:证券日报·中国资本证券网

评论

本报见习记者:谢若琳

9月9日,国内首个新能源汽车充电综合服务运营商“电桩”,在北京正式宣布已于今年春天获得“乐视”数千万A轮战略投资,并联合启动下一轮全球融资。

发布会现场,电桩CEO先越梳理了电桩从成立至今1年来所取得的成果。并宣布电桩2.0将由“charge”向“change”的理念性、结构性、产业性的创时代变革——不再局限于充电运营这个单一板块,而是利用“互联网+”的思维模式,打通整个电动汽车产业链,实现跨媒介、全覆盖的生态布局。同时,先越也向外界首次披露了与乐视牵手“背后”的故事。

花式秀恩爱乐视缘何牵手“电桩”

上个月18日,乐视超级汽车(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吕征宇在“蜕变•乐视云”发布会上曾留下了这样一个悬念——“接下来,乐视将公布一系列汽车生态开放的计划,包括对一家充电桩企业的投资和扶持。”

半个月后,谜底慢慢揭开。一组由电桩CEO先越和乐视汽车高层领导拍摄的“我做"桩"”系列“秀恩爱”海报,火热地刷爆了微信朋友圈。乐视集团董事长兼CEO贾跃亭在转发该组海报时写道:“电动汽车行业最大的痛点,毫无疑问是充电难。先买车后建桩已经被证明是不work的方式……”一举一动都牵动着行业敏感神经的乐视为何选择投资“电桩”,并将其纳入汽车生态开放的重要一环?成为了舆论热议的焦点。

吕征宇在接受采访时说:“乐视要打造的,是覆盖汽车上下游产业链以及汽车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完整生态圈。”电桩的O2O模式不仅拥有线上端的充电设施导航、预约、支付和分享功能,更在全国各地建立了自己的充电点位和智能充电设备,以开放的怀抱进行多维度商业合作。

电桩2.0商业模式焕然创变

充电难一直以来都是制约电动汽车行业发展的最大痛点。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充电桩数量较少,一方面是车主找不到附近的充电设施。对症下药,去年11月,电桩APP上线,用户可便捷快速查找到附近的充电桩,并可以实现预约、导航、支付等一站式应用服务功能。另一方面,电桩在全国大力推广智能充电设备并迅速落地充电目的地。

经过一年时间,伴随着新能源利好政策不断出台,电桩也实现了飞速发展。据先越透露,目前,电桩已在全国建立了华北、华中、华东、华南、西南5个运营中心,智能充电设施在北上广成等30多个城市落地,与乐视、途家、汉能、洲际等150家企业成为战略合作伙伴。最新的消息是,电桩正在亚洲最大火车站之一的北京南站打造超过100个电动汽车专用车位的智能充电示范点,建成后将成为全北京最大的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分时租赁全产业生态链充电目的地。

而随着新能源产业领域政策、市场及用户需求的不断升级变化,先越也在发布会上宣布:电桩即日起从品牌开始,商业模式将“由B端全新升级到C端”,全新推出的电桩APP3.0也实现了五大升级。他还用“念、品、盟、态、力、梦”六个关键字分别从“理念、产品、合作、生态、资本、情怀”6个角度详细阐释了电桩即将开启的变革实践与生态模式。

“人、车、桩”打造电动生活出行生态圈

在先越眼中,未来人们的电动出行应该是这样一幅图景:

如果,你今天打算带着老婆孩子一起去郊游,担心电动汽车可能会没电,那么打开电桩APP会迅速智能推荐附近的空闲充电设备,并一键实现快速预约占位,确保没有后顾之忧;等待充电的过程中,你可以打开“桩友圈”和附近充电的朋友聊天解闷;充电结束后,你只需通过微信、支付宝等方式“秒付”电费即可。当然,你如果今天不想开车或者还没有购置新能源电动汽车,同样可以通过分时租赁来实现绿色出行。

各大车企电动汽车产品的不断推出以及市场空前高涨的消费热情为这幅“电动出行图”提供了现实基础。数据显示,今年前七个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9.6万辆,同比增长2.5倍,累计销售8.96万辆,同比增长2.6倍。而在北京,一度为百分之百的新能源汽车摇号中签率,也在上个月下降到30%多。

先越认为,充电问题的解决远没有想象中简单,需要打通产业链上各个长久以来形成的封闭利益环,使其聚合起来形成一个为用户服务的生态体系。未来的电动出行生活中,“人、车、桩”应该是互联互通的,而要想实现这个目的,只能依靠互联网思维和整个行业的协同开放、抱团取暖。电桩的这一理念,无疑获得了行业上、下游和资本方的高度认可,发布会现场,电桩和来自17家充电设备制造商代表一起,发起成立了中国首个去中心化的汽车充电联盟,此外,电桩还收到了国际、国内合作伙伴和各路大咖们的视频祝福。

回顾电桩一年的过往,以“互联网+”思维明确战略布局、协调产业链上、下游生态开放,唯快不破的落地速度加之互联网大鳄和各路资本的鼎力同行……我们有理由期待,电桩倾力打造的“电懂我生活”环保、智能、互联、社群的出行生态,将为充电及整个新能源电动汽车产业带来一些颠覆与创新。

(谢若琳)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