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为会计造假悬上“警示之剑”——2014年全国会计信息“质检”报告发布

2015-09-10 20:19:36 来源:新华网

评论

新华网北京9月10日电(记者申铖、韩洁)真实的会计信息对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具有重要作用,而一旦出现会计作假,不仅扰乱经济秩序,影响国家经济运行安全,还会滋生和助长腐败现象。

本周,财政部向全社会公开了三份2014年全国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金融企业、非金融企业、证券资格会计师事务所等数万户企业和单位均纳入督查范围,在向诸多曝光案例发出警示的同时,也彰显国家对打击会计信息作假的坚定决心。

部分企业财务管理和内控亟待加强

企业一直是每年全国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的重点。财政部去年对中央企业、上市公司、民营及外资企业等共计78家企业开展了会计监督检查。

其中,财政部重点围绕深化通信行业改革、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对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进行了联合检查;围绕涉及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对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进行了联合检查,并对行业内影响较大的13家医药生产流通企业开展了联动检查。

检查发现,部分企业在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财税政策执行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个别中央企业下属机构存在会计核算不规范、财政补助资金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其中:中国移动中移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将应于2011年、2012年确认的结算收入1.5亿元在2013年确认;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下属个别公司采取购销零差价模式,多计收入、成本3.92亿元;中国煤炭进出口公司将未取得采矿权证的投资款1.6亿元在“其他应收款”科目长期挂账,未计提减值准备。

部分上市公司、民营和外资企业存在虚列支出套取费用、滞缴少缴税款等问题。其中:苹果电脑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少计收入87.99亿元、少缴税款4.52亿元;石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部分子公司多计销售收入1.17亿元;贵州百灵企业集团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虚假发票报账959万元。

金融企业会计管理六大问题待改进

此次检查中,财政部还重点组织对部分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银行业金融机构的2013年度会计信息质量开展检查。

检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包括:一是部分金融企业未严格遵守国家财经法规,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和金融企业财务规则不到位,部分会计事项核算不实;二是部分金融企业资产核算和管理不规范;三是部分金融企业薪酬福利管理和核算不规范;四是部分金融企业内部控制存在薄弱环节;五是部分金融企业信贷资产风险分类不准确,未按规定计提准备金;六是部分金融企业税收核算清缴不规范;七是部分金融企业执行财经纪律不严格。

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财政部依法依规依程序下达了处理决定,责令被查单位调整账务、补缴税款、完善制度、加强管理。同时,通过约谈、通报、下达管理建议书等多种形式,督促被查单位认真整改、落实处理决定。针对检查发现的其他监管部门职责内的问题,财政部依法依规移送有关部门。截至目前,各被查单位对相关问题的整改基本到位。

地方查出违规金额逾690亿元

此外,为综合治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财政部还组织各地财政部门检查企业、行政事业单位20635户、会计师事务所1358户,发现各类违规问题涉及金额690.81亿元。

其中,天津查出违规、违纪资金最多,达到68亿元,追缴财政资金490万元。此外,山东、湖北、安徽查出违规、违纪资金也达到50亿元以上。

检查发现,仍有部分单位在内部控制、会计核算、缴纳税款等方面存在问题:部分单位内控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不到位,存在会计核算不实、随意调节利润、以假发票报账、违规发放补贴等问题,少数单位存在私设“小金库”、少缴税款、编制虚假财务报告等问题。

其中,医院和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在预决算编制、预算执行、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资产、专项资金管理等方面存在违反相关规定的问题;医药生产和流通环节存在虚构交易、虚列成本费用、资产核算不实以及假发票入账,少缴税款等问题。

此外,公共交通行业存在部分单位会计基础工作比较薄弱,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健全,财政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国有资产管理不规范以及财务会计违规等问题;部分中小企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薄弱,存在白条入账、会计账簿设置不规范、会计人员无证上岗等问题。

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各地财政部门依法作出处理处罚,责令被检查单位认真整改,追缴财政资金9.72亿元,追缴税款4.49亿元,没收及罚款3417.38万元。

原标题:为会计造假悬上“警示之剑”——2014年全国会计信息“质检”报告发布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