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热依拉的“吟唱”人生
2015-09-10 19:26:2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乌鲁木齐9月10日电 题:热依拉的“吟唱”人生
中新社记者 程勇
在新疆西北部的阿勒泰地区,当地的哈萨克族民众间流传着一种美妙的吟唱方式——达斯坦。达斯坦是一种代代相传的口头文学,迄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新疆哈萨克族是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他们世代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每年的冬天和夏天都要转场放牧。达斯坦是哈萨克人草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内容包括哈萨克族英雄的故事、历史等,达斯坦一般情节复杂,篇幅长,一首达斯坦有时可以唱上一天一夜。
今年70岁的热依拉老人从11岁开始接触达斯坦,她的丈夫是当时有名的达斯坦艺人,他们因达斯坦相识、相爱、相伴。
古稀之年的热依拉不仅是当地有名的达斯坦传承艺人,还是其孙子哈孜木年纪最大的学生,每天10个汉字的读写就是她的作业。
“小时候家里穷,只上了3个月学,没学多少知识,虽然会一些达斯坦,都是跟着丈夫和别人口耳相传,但传唱达斯坦越久,就越觉得这种传承方式丢失了很多达斯坦的精华部分,所以我要好好学习,争取将自己知道的达斯坦整理出来。”热依拉说。
热依拉孙子哈孜木今年24岁,是从新疆内地高中班走出去的大学生。他说,从小听着奶奶的达斯坦长大,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现奶奶每次唱的达斯坦都有差别,很多地方奶奶都会根据心情增减内容。
在内地上大学的时候,哈孜木专门研究过新疆一些传承艺术的继承情况,发现与他奶奶类似的情况有很多,所以他立志要帮助这些人整理艺术瑰宝。
参加工作后,哈孜木在帮奶奶整理达斯坦过程中,接触到更多艺人,才觉得自己的梦想有多大,实现目标有多艰难。
他说,学生时代看到的仅仅是新疆文化传承的一个表象,参加工作后才发现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教会这些人学会汉语,能通过国家通用语言进行交流,才能让这些艺术瑰宝焕发出靓丽光彩。
恰逢此时,新疆开始全面推广双语教育,并将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于是,哈孜木毫不犹豫地报考了当地的双语教师,并说服了周边的同学到家乡支教,帮助当地推广双语。
据新疆教育厅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新疆累计建成农村双语幼儿园2500所,重点向南疆和农牧区倾斜,并以农村学前双语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等扶贫举措,使新疆学前两年双语教育普及面由59%提高至89%。
据规划,新疆还计划于2015年在少数民族中小学基本普及双语教育,使接受双语教育的少数民族中小学生占少数民族中小学生总数的75%左右;至2020年实现中小学少数民族学生双语教育全面普及后,使接受双语教育的少数民族中小学生占少数民族中小学生总数的90%以上。
课余时间,哈孜木喜欢带着学生们到家里听奶奶唱达斯坦,孩子们在高兴之余,已经学会了一些达斯坦,而且已经有学生开始帮他整理资料。
热依拉说,这些孩子懂双语、有知识、有文化、有理想,希望在他们身上。她今年才70岁,还有精力帮助这些孩子,希望在有生之年能看到整理成册的达斯坦,那个时候才是她人生的巅峰时刻。(完)
原标题:通讯:热依拉的“吟唱”人生[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