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国家级新区发展报告》首次发布 体制机制创新成重点

2015-09-10 08:42:19 来源:中国广播网

评论

央广网北京9月10日北京消息(记者冯雅 闫文慧)据经济之声报道,国家发改委昨天(9日)首次发布《国家级新区发展报告2015》,截止到今年8月底,国家已经设立上海浦东等13个新区。加上昨天新晋的福州新区,我国国家级新区数量已上升到14个。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2015年,国家级新区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在于完善差别化区域发展政策和体制机制创新。

国家级新区是指由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以相关行政区、特殊功能区为基础,承担着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任务的综合功能区。从上世纪90年代初国务院批准成立上海浦东新区以来,目前我国国家级新区数量已达14个,分别是:上海浦东、天津滨海、重庆两江、浙江舟山群岛、甘肃兰州、广州南沙、陕西西咸、贵州贵安、青岛西海岸、大连金普、四川天府、湖南湘江、南京江北新区和福州新区。

《国家级新区发展报告》首次全面发布了全国新区布局、各新区经济发展主要指标、管理架构及国家相关政策文件。2015年,国家级新区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在于完善差别化区域发展政策和体制机制创新。国家发改委地区司司长刘苏社表示,要“积极推动国家级新区做好重点领域体制机制创新的一些工作,明确每个国家级新区每年有一两项体制机制改革级任务,为全国深化改革提供实验和示范”。

贵州贵安作为国家级新区,设立一年多以来,通过交通、住宿配套创新提升新区的产业效率。新区管委会主任马长青说:“我们就是组团式的发展,不摊大饼,围绕功能区用快捷的交通把它连接起来,然后每个功能区的旁边我们都会配建一些宿舍”。

而青岛西海岸新区相关负责人,黄岛区政府副区长李红兵表示,西海岸新区的定位在于海洋经济:“新区海洋资源非常丰富,集聚很大的海洋科技优势,深海号、蛟龙号的载人潜水器等一些主要的部件都是由我们区内的企业自主研发制造,2014年我们这个海洋经济的总产值占GDP的总值的25%”。

不过,《报告》也指出,产业竞争力不强、要素集约节约程度不高、开发建设特色不明显的同质化发展,是国家级新区发展普遍存在的三大问题。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科研管理部主任高国力建议,要优化新区的布局,打造产业集群:“很多新区内部由于辖区面积很大,有的甚至是包含了几个行政区、若干个功能区和产业园区,进一步地优化他们的合理布局,形成这种上下游的关联配套产业,真正打造一个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这样的话才真正有利于支撑这个新区的发展”。

现在有不少“自贸新区”、地方上自己也创建一些“新区”,他们和“国家级新区”之间,究竟有怎样的区别?国家发改委地区司综合处处长张建民认为,自贸新区、地方上自己设立的所谓“新区”,更多是专注产业发展。而国家级新区的范围更为广阔,创新实验的空间更大,任务也更艰巨,“地方的一些新区,实际上它更多是一个新城的概念,比如说它可能是要开辟一些新的区域来拓展城市功能、产业扩容提振。国家级新区就是把符合我们国家发展任务的又有一些条件的地方把它确定下来,然后作为改革发展和体制机制创新的一些先行区来进行推动”。

原标题:《国家级新区发展报告》首次发布 体制机制创新成重点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