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化记忆世代相传
2015-09-10 06:55:01 来源:新华网
从长远来看,保护古建筑与经济发展之间完全可以形成正向促进的关系
笔者近日在新余市南安乡采访时发现,当地仍存有不少明清时期的古建筑。行走其间,但见那木质门窗上的雕刻栩栩如生,所刻骏马神采奕奕,连毛发都清晰可辨。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管护,有的古建筑内的实木雕刻已被不法分子偷盗一空,有的房屋甚至呈现摇摇欲坠的破败之相,令参观的人们感到心痛和惋惜。
中国的古建筑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以它独特的风格魅力,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有着极高的艺术和科学价值。古建筑是文化精神的载体。在一定意义上,那些历经风雨而幸存下来的古屋、牌坊、水井、砖雕,就是某个地方“历史记忆的符号”和“文化发展的链条”,因为它们见证了当地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历史的沧桑变化。一座古代建筑无论如何破旧,其内在的文化内涵是无法替代的,一旦破坏,就再也难以恢复和接续。反之,一座当代的仿古建筑无论在外形上做得有多么神似,其文化内涵都无法达到与古迹相同的高度。记录历史,展示文化,传承文明,这不仅是古建筑的真正价值,亦是我们保护好古建筑的意义所在。
让人感到担心的是,现实中,有一些人缺乏科学的文物保护观念,在城市发展进程中不重视保护古建筑,甚至把古建筑保护与城市建设置于非此即彼的对立面,导致古建筑遭人为损毁的事件屡有发生。前几年,某县就以“防火防汛”为由对明清老街进行改造,欲将“无力修缮”的数百幢骑楼和一幢“挡住消防通道”的明清老宅一并拆除。拆除后,该县又拟在老街新建仿古建筑。这样的做法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质疑。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如何保护好祖先留给我们的遗产?这个问题若解答不好,我们就可能成为历史的罪人。
诚然,保护古建筑既需要资金也需要人力,有可能会增加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本。但是,从长远来看,保护古建筑与经济发展之间完全可以形成正向促进的关系。若古建筑的保护工作做得好,加之开发得当,就能形成颇具竞争力的特色产业,进而对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比如,婺源县浙源乡虹关村遗存的明清徽派建筑资源非常丰富,当地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对这些古建筑进行维护修缮,让一些破旧的老屋重新焕发光彩。如今,该村已成为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游客争相前往的度假景区,当地经济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
做好保护历史文化的工作,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但首要的责任在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各地皆应把保护古建筑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任务,使之科学地融于规划与建设。正如省委书记强卫所指出的那样,“尤其要增强保护意识,对有文物价值或历史记忆的传统建筑、古街古巷古村落、遗址遗迹遗存不能一拆了之”。在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中,我们一定要注重质量、彰显特色、传承文脉、提升品位,共同保护好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真正让古建筑发挥“实物的史书”“历史的年鉴”“文化的载体”等作用,使之成为我们民族世代相传的文化记忆。
陈斌华
原标题:让文化记忆世代相传[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