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哪有无障碍需求就改哪

2015-09-10 03:22:25 来源:新华网

评论

本报记者 曹政

城市里的无障碍设施要串点成线、连线成面,市民也就能享受到更人性的无障碍环境。从今天开始,市规划委、市残联将组织开展北京市“十三五”无障碍环境建设规划问卷调查,市民可以通过网站等多种渠道,为未来五年北京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什么是无障碍环境?

设施信息服务都无障碍

您认为无障碍环境是为谁服务的,无障碍设施有哪些……这些简单的问题背后其实是市民对无障碍环境的理解。“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市民对无障碍设施并不了解,甚至仅仅认为是给残疾人使用的。实际上,无障碍设施是通用设计,可以极大地方便残疾人、老年人、儿童等特殊人群的生活。”市规划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北京市“十三五”无障碍环境建设规划调查问卷》中,专门设置了解无障碍认知程度的问题,也方便未来各类设施、服务的普及。

“对于无障碍设施,大家最直观的认识是盲道。其实,在道路、小区、公共建筑、广场等各个城市空间,分布着大量的、不同种类的无障碍设施。”这位负责人解释,以使用最广泛的缘石坡道为例,它在方便乘轮椅者出行的同时,也为行李箱、婴儿车、儿童滑板车甚至大家买菜的小拉车提供了很大便利。

更重要的是,无障碍环境也主要包括设施无障碍、信息无障碍和服务无障碍三部分内容。盲道、缘石坡道、轮椅坡道、垂直电梯、无障碍卫生间、扶手、低位服务设施等都属于最基本的无障碍设施。这些设施,也能让北京的生活更加宜居。

公共汽车和地铁上,聋哑人听不到报站语音,这时候屏显字幕就显得格外重要;盲人也需要通过互联网与外界沟通和交流,网站就需要做好各种形式的无障碍接口……这些则属于信息上的无障碍。此外,无障碍环境还包括服务上的无障碍,比如城市中有足够的标识告诉市民哪里有无障碍服务设施,在聋哑人看病时为他们提供手语服务等。

无障碍设施如何连起来?

未来统一标准逐步改造

坐轮椅行走在步道上,哪怕其他位置的无障碍设施都建得很好,只要有一个台阶没有设置坡道,残疾人都会卡在这里走不了。这样一个小小的细节道出了不少残疾人的心声:无障碍设施有了点,却常常连不成线;有了线,却成不了面。

“想实实在在问下老百姓,建了这么多的无障碍设施,还是不能让您放心地出行,问题到底出在哪儿了?还缺少些什么?我们最需要做点什么?”市规划委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提高无障碍设施的系统化程度和为老年人、残疾人服务的质量,将是未来无障碍环境建设和改造的一个重要方面。

今年4月,针对解决本市无障碍诸多疑难杂症的《北京市城市道路空间无障碍系统化设计指南》开始征求意见。按照这份《指南》里的要求,任何新建道路工程若不执行此标准将无法通过验收,既有道路也将会根据本市每年的改造重建计划进行改善。《指南》实施后,目前全市零碎、不成系统的无障碍设施将重新联网布局。

“面对从问卷等各种渠道获得的无障碍设施的‘断点’,本市将在‘十三五’期间按照这份《指南》,逐步进行改造。”这位负责人透露,在“十二五”期间,本市已经有8个试点进行调研。未来,特别是在残疾人出行量多、需求量旺的地方,率先推行。

残疾人家内设施怎么改?

有需求就能“变身”无障碍

除了公共设施方面的无障碍,在残疾人家里,一套边改边完善的“家改”体系正在形成:在聋哑人家里,“叮咚”的门铃就得换成能够闪亮的可视化“门铃”;而在肢残人士家里,房间与房间要实现零高度,卫生间里也要安装方便起坐的扶手……

此前,本市已经连续多年开展了针对残疾人的需求,对其家庭内部进行无障碍改造。截至目前,本市已经完成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近10万户。

“未来针对残疾人家庭的无障碍改造还将实现‘点对点’服务,根据不同家庭的不同特点,设置专门的‘套餐’,为残疾人提供有选择的‘家改’服务。”这位负责人同时也介绍,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已经进入常态化运行模式,各级政府会按照残疾人的需求,逐步安排改造。残疾人可以通过社区逐级上报区残联和市残联,相关部门会安排专门的队伍实施个性化的改造。

据悉,这份问卷今日开始在市规划委网站投放调查问卷,同时面向不同类型残疾人群体、无障碍监督员,以及市民政局下属的福利院、养老院等福利特殊机构进行专门调查,了解核心受众的使用需求和建议。问卷回收后,也将按照不同的投放渠道进行分类汇总,预计在10月底前完成数据处理与分析,最终这些意见也会汇总,成为北京“十三五”无障碍环境规划的重要参考。

原标题:哪有无障碍需求就改哪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