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青海僧人校长的“奶酪办学”经

2015-09-09 16:39:23 来源:中国新闻网

评论

中新社西宁9月9日电 题:青海僧人校长的“奶酪办学”经

作者 罗云鹏

在吉美坚赞看来,“智慧布施,以商养校”是他的“办学经”,而牦牛奶酪正是他目前福利办学的基础。

今年50岁的吉美坚赞是青海省果洛州拉加寺僧人,1983年从青海民族学院毕业后,因求知欲使然,遂出家为僧,游学藏区知名寺庙,并于1989年考入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深造,次年获得格西学位,现为青海藏区吉美坚赞民族职业学校的校长。

吉美坚赞近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佛教虽讲求布施,但钱财的布施始终有限且暂时,只有智慧布施才能影响人的思想,令人受益终生,并靠自己的能力生活。”

吉美坚赞回忆,“1994年,我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3000元(人民币,下同)准备在寺院里办学校,仁波切(藏语对“活佛”的尊称)得知我的想法很支持,借给了我5万元。但是钱不够,我只能说服家人把家里的牦牛抵押到信用社,贷(款)了8万元。”

在家乡牧民和僧人们的帮助下,吉美坚赞建起中国藏区最早的民办学校,起初仅有10多间校舍,且以招收藏区农牧民失学、超龄青少年为主,不分民族、僧俗,全部免除学费。

在教学中吉美坚赞发现,因明学训练(“辩经”)的教学方式更适合藏区教育,因此,他便将寺院中“辩经”方式“植入”到了学校教学中。“逻辑辩论不但有利于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而且对开发智力、强化记忆、加深思考大有益处,现在看来这种方法不仅实用,而且还很成功”。吉美坚赞说。

目前吉美坚赞的学校为6年学制,涵盖小学到职高的教育内容并实行藏汉英三语教学,开设课程兼有传统因明学、音律学、历算学以及计算机、数理化和音体美等。

“起初因学校地处拉加寺附近,为尊重教众和寺规,学校不招收女生,但常有牧民将女孩送来报名。”吉美坚赞萌生再办一所女校的想法,“女童教育是母亲的教育,母亲的教育是人类的根本教育,为了提高全人类的素质必须重视女童教育”。

2005年10月,在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总投资350万元的草原智洲女子学校正式开学,这也是中国藏区第一所女子学校。

吉美坚赞始终将学校定位为公益福利学校,21年来学校不但不收取任何学杂费和住宿费,而且还要承担孤儿、残疾儿童、特困儿童的生活费及所有日常开支。当学校许多问题最终都演变为经费问题的时候,吉美坚赞开始琢磨“自我造血”。

“开发牦牛奶资源,既可以帮牧民致富,又能满足越来越多牧区孩子入校需求,保证学校教育资金的充足。”吉美坚赞想到一举多得的好办法,而后“雪域珍宝”牦牛奶酪校办工厂便应运而生。

工厂成立后,吉美坚赞专门聘请美国、尼泊尔、意大利和瑞士的奶酪专家亲临现场指导生产,传授技术。由于坚守制作流程,2003年“雪域珍宝”牦牛奶酪获得美国食品药物检测局FDA的质量认证、2007年经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核准,取得了硬质奶酪生产技术专利,并成为国际慢餐协会会员和“意大利奶酪协会”唯一来自中国的正式会员。

吉美坚赞介绍,现在校办奶酪工厂已拥有两个分厂,正在建设年产500吨生产基地。“企业每年所得利润的60%投入教学工作,为学校正常运作提供了基础。”

“这些年我们得到来自政府、活佛、僧人、牧民以及很多公益组织和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的支持,是这些支持使我们能够将高原藏民的福利教育一直坚持下去,我们都非常感恩。”吉美坚赞说。

截至目前,该校已有200多名毕业生考入大学,并培养了近百名具有现代素养的寺庙管理人员及一大批优秀的藏族教师。(完)

原标题:青海僧人校长的“奶酪办学”经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