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让“跑站者”“无站可跑”

2015-09-09 09:48:48 来源:新华网

评论

媒体一则报道将“跑站者”带入了公众视野。一个健全的年轻人,游走于全国各地救助站,一次又一次挤占属于弱者的救助资源。这类现象怎样避免?

被救助“超2000次”,尊严置于何地?

西安市长安区救助站近日来了一位求助的谢姓小伙。工作人员在登记其相关信息时发现他是一个“跑站”人员,属于不予救助对象。他之前的救助记录多达185次。像他这样的“跑站”者还有不少。谢某自称20岁就开始“跑站”,除有记录的185次外,他的实际救助记录“至少超过两千次”。

一个年仅29岁的年轻人,有力气去全国各地的救助站求助,难道没力气靠双手养活自己吗?当然不是。只不过在谢某看来,靠双手吃饭十分辛苦,而靠人救助则要轻松得多、合算得多。正如他所说,四处“跑站”就是钻法律、钻政策的空子。因为80%的救助站都会给他一些钱,或购买火车票让他离开。

一个四肢健全的年轻人,却一直依靠救助为生,谢某的内心显然缺乏起码的自尊与自爱。透视谢某10年被救助成百上千次,可见其甚或已将之当作了工作,源源不断从途中救助站获得给养“加油”。

其实,谢某“跑站”并非孤立的个案,他只是泱泱“跑站”队伍中一分子而已。这支队伍的存在,让有限的救助资源被“跑站者”瓜分、吞噬,使得一些真正需要救助的对象得不到及时而有效的救助。这应该引起相关部门高度警觉,并尽早想出破解之策,力使“跑站者”寸步难行。

不劳而获,“跑站者”为何能钻空子?

据报道,跑站现象最早出现在珠三角,大约始于2003年。当年,我国出台《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规定对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只要符合条件,救助站应当及时提供救助。

设立救助站本是为了帮助急需救助对象摆脱困境,但有些人却把这当成了一种谋生手段,长期靠来往于各个救助站之间骗取救济,这不仅是对公共资源的浪费,更是对社会爱心的践踏,也扰乱了正常的社会救助秩序。以谢某为“典型”的跑站者,被救助这么多次,挤占了多少救助资源已不可知。

在对“跑站男”进行谴责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正是由于当前我国社会救助体系存在漏洞,才使得“跑站者”有机可乘。这里面,对救助对象起码的资质审查、救济信息共享哪去了,值得拷问。

当前的社会救助方式主要以提供食宿、帮助买车票遣送为主,有些求助者给买了火车票以后,马上就到火车站退票换钱,如此简单且缺乏监管的救助方式,无形中培养了一批不劳而获的“跑站者”,同时各地社会救助信息沟通不畅,缺乏统一的救助信息登记平台,“跑站者”就可以利用这一漏洞,往返于全国各地的救助站,重复接受救济,把救助站作为自己的补给站。

帮助买车票遣送是救助站的普遍做法,本无可厚非,但客观上也为“跑站”提供了支持,其实是不折不扣的“推死人过界”,免得在当地影响市容市貌及增加当地救助站负担与压力。像打排球踢足球一样,总想把“球”打到对方场地或灌入对方球门,但这只能是事与愿违,尽管飞出的“球”越踢越多,殊不知在踢出同时,也不得不频繁接“球”。

物尽其用,如何应对“跑站者”?

想要杜绝这种“跑站”行为,一是要建立完善的社会救助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对于恶意“跑站”人员,建立黑名单,避免救助资源流失,二是要健全社会救助链条,不能简单采用提供食宿和买车票遣返的方式,还应该建立后续跟踪监管机制,在救助站和地方政府之间形成对接,确保“应救得救”,三是明确救助标准,严格救助对象资格审查机制,尽量避免出现靠救助站吃饭的现象。

无论如何,救济资源该物尽其用,“用在刀刃上”,而不能容忍鸠占鹊巢。告别“跑站”,需要政府及相关机构合力而为,最关键是要冲破狭隘本位主义束缚,将资质筛查、救济信息共享做到位,避免让“跑站”者滥竽充数,侵占了本应属于真正贫弱者的救助资源。

此外,救助站不妨与一些心理救助机构合作,向谢某这样的“跑站男”提供专门的心灵救助服务,激发他们的自尊与自信,让他们最终自立起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社会救助本是“救急不救穷”,如果被那些“跑站者”钻了空子,成为他们的生存之道,不仅是对社会救助资源的极大浪费,还会挤占本应属于贫弱者的救助资源,更会对社会风气造成严重不良影响,只有堵住这些社会救助体系中的漏洞,才能让“跑站男”们“无站可跑”。

(内容据新京报、京华时报、中国网等)

原标题:让“跑站者”“无站可跑”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