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我国将制定“清洁空气法” 清洁空气也要讲中国特色

2015-09-08 17:11:54 来源:中国广播网

评论

央广网北京9月8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刚刚过去的8月底和9月前几天,北京空气连续15天一级优。但是公众担心,蓝天易逝,“好景难常”。

那么,如何让蓝天常在,让老百姓的期待变为现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刚刚审议通过的新大气污染防治法给出了答案。这次修订的新大气法中,最大的亮点就是关注空气质量改善,从第一条到最后一条,通篇都是围绕大气质量改善目标这个主线展开的。而大气法中明确提及“大气环境质量”的表述达到了36次之多,接近全部条文的1/3。

而且,在新大气法修订过程中,有关在中国制定“清洁空气法”的讨论最引发关注。环保部副部长潘岳表示,从长远的角度看,制定中国特色的“清洁空气法”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潘岳还表示,环境质量的改善是检验环保工作的唯一标准,环保部门将进一步完善工作思路,改进环境质量考核方法,把大气污染治理水平提到新的高度。 而有关改进大气环境质量的具体措施,潘岳认为,主要有三点是必须狠抓落实的。一是既要抓重点污染物,也要抓其他污染物。二是既要抓区域总量减排,更要抓点源排放达标。三是既要抓固定源,也要抓非固定源。除了控制工业企业等固定源外,对于机动车船等流动源和农业面源也要严格控制其污染物减排。

清洁空气为什么也要讲中国特色?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对此进行了分析与解读。

经济之声:怎么看待新修订的大气防治法,有哪些条款是值得关注的?

常纪文:新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出现了很多亮点,例如将挥发性有机物以及生活性排放物等纳入了监管范围,此前严格控制大气污染的排放量是很少的。此外,新修订的大气防治法还加强了对重污染天气的预警及应对措施,特别是提出了针对区域雾霾的联防联治,并且细化了生活参与和监督,在很多地方都提出了信息公开。另外一个亮点就是它的法律处罚力度也很大,包括加大罚款力度,加强行政强制力,以及要求严厉惩处监测数据造假行为。此外,它还规定了约谈制度,总而言之,值得关注的条文非常多。

经济之声:在中国制定“清洁空气法”为何会引发如此多的讨论?什么是有中国特色的“空气清洁法”呢?怎么解读“中国特色”?

常纪文:因为中国目前正处于转型期或发展期,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我们的空气污染状况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还是比较严峻的。我国与西方国家的清洁空气法的制定情况存在着一定差异,例如美国在制定清洁空气法时,其经济条件还是不错的,而我国目前正处于发展阶段,所以采取严格措施制定大气污染防治法的难度还是比较大的,所以这项法律应该体现出我们发展的阶段性。我国目前制定清洁空气法的条件可能还不太足够,估计还要等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清洁空气法和大气污染防治法有一个很重要的区别,大气污染防治法侧重于对于污染的防治,而清洁空气法则侧重于把提高空气的质量,也就是清洁。

经济之声:清洁空气法引起了众多讨论,您认为讨论的根源是什么?

常纪文:其实大气污染防治法在修订时也引发了很多讨论,其中有一些意见还是比较尖锐的,因为当时一审稿和二审稿的修改幅度都比较小,一些学者认为其主线不太明确,原先的大气污染防治法有66条,而现在有120多条,数量基本上扩大了一倍。第二个争议是其质量和总量之间的关系。以前,我们在大气污染防治法的管理上强调总量,并不在乎大气污染的容量,结果是虽然总量符合了要求,但是空气质量却不符合要求。因此,此次也是在保证空气质量的基础上开展节能减排的工作,也就是说首先要保证公众的健康。当然这里面也存在其他一些争议,例如当时一审和二审的口号涉及的条款太多,地方政府制定的条文数量比较多,虽然无大错,但是也无大用,所以一些学者就对其可实施性表示了怀疑。所以在后期的三审阶段,学者的意见得到了重视,全国人大法律委多次召开座谈会对其进行了大幅修改,最后才出台了现在这一部大气污染防治法。

经济之声:新修订的大气防治法对于空气质量的监控有更多的法律保障,但是业有观点指出,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在现阶段立法还要考虑实际需要和现实可操作性,不能过于理想化。怎么看待这样的观点?

常纪文:因为大家都很关心现在的大气污染问题,不同的人会用不同的角度去理解这一问题,所以会产生不同的观点,立法是一个协调的产物,往往就包含了妥协,并不是所有观点都能被采纳,也不是所有利益都能被满足。

经济之声:如何在保障国民经济运行的同时,加速环境保护的力度?如何处理两者之间的矛盾?

常纪文:目前我们国家需要解决一个很难的问题,很多地方为了节能减排,GDP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例如河北和山东。如何走这一步路?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第一就是多做加法。通过投资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污染防治,也就是国家和企业共同加强投入,既要促进经济的发展,也要加强对环境的保护。第二就是慎重的关闭企业,应该按照法律的规定,关闭那些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企业,对其余企业可以采取升级改造的方法,这样就既能保护企业,也可以维持就业,还能保证经济的增长,同时也加强了对于大气环境的保护。针对这一问题,我国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还需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经济之声:升级需要成本,那这一成本应该由谁来承担呢?

常纪文:升级改造的成本是由企业和购买该企业产品的消费者共同承担,但是节能减排的投入成本非常高,企业得到的收益都比较低,所以以前很多企业都是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来谋求利益发展的。

原标题:我国将制定“清洁空气法” 清洁空气也要讲中国特色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