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夏季达沃斯特刊:创新的力量
2015-09-08 15:25:28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创新,正在成为中国企业全球化发展的主流议题。
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政府正式启动了“走出去”战略,鼓励中国企业发展国际商贸合作和投资,拓展全球市场。
目前,“一带一路”开启区域间双边、多边经贸合作新篇章,打造贯穿中国、中亚、中东及欧洲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实现各国之间的合作共赢、共同发展。这也为中国企业全球化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中国企业在全球化战略的过程中最担心的是什么?创新精神是否成为企业走出去的动力源泉?日前,世界经济论坛发布《中国企业全球化最佳实践:制定创新模式》报告。报告认为,大批中国企业在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创新方面的实践与探索。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企业不再是以单纯地进入海外市场及获得海外的资源为唯一目标,而是注重培养企业核心创新能力,建立可持续的企业全球化发展路径。
如何培养核心创新能力?创新如何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
围绕这一系列创新话题,《中国经济周刊》专访了多位政商界精英:达沃斯论坛主席施瓦布、达沃斯论坛大中华区首席代表艾德维、四川省省长魏宏……他们通过各自领域的实践案例,为我们剖析创新真谛,分享创新经验,感受创新力量。
《中国企业全球化最佳实践:制定创新模式》报告中,世界经济论坛携手思略特对120家中国全球化企业进行调研。调研显示:
在中国企业谋求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其重心也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中国企业不仅仅重视资源和市场,同时也注重技术及人才,通过收购及并购处于海外高附加值行业的企业的方式,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并推动企业可持续地全球化发展。
在竞争极为激烈的国内外市场,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中国全球化企业必须将创新视为全球化进程中重要的战略元素:不仅仅是产品和技术方面的创新,同时也涵盖服务和业务模式(包括管理流程、企业管控模式等)方面的创新。
由于中国全球化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中面临着不同的创新挑战,因此,制定有针对性的创新战略是全球化成功的重要保障。 除此之外,中国全球化企业还需要建立恰当的创新战略实施运营模式,包括标准化创新流程的制定、本土化创新团队的建立、对当地创新团队的充分授权以及企业创新文化氛围的培育。
中国企业的全球化创新步伐
世界经济论坛《中国企业全球化最佳实践:制定创新模式》报告解读
1、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破千亿,政策助力企业创新
中国企业不单重视资源和市场,也注重获得高附加值行业的技术和人才
尽管近年来遭遇了全球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但中国企业从未停止全球化的前进步伐。
来自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达1029亿美元,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同比增长14.1%,继续保持世界第三位。2013年中国直接对外投资额增长显著,高达1080亿美元。2008-2013年间复合增长率达14%,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雄踞榜首。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从2012年的880亿美元到2013年的1080亿美元,23%的增幅远远领先于其他经济体。
从行业角度看来,直接对外投资同期增长最快的领域集中在矿产、制造和批发零售领域。与此同时,中国政府继续推出各类优惠政策,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一方面,中国政府持续推进与主要地区和国家的双边多边合作:在2013年,中国提出了“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国巴西经济走廊”、“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新型合作框架,以加深与各主要地区和国家间的经济合作。
与此同时,国家各相关部委及机构还共同推出一系列的支持措施。国资委、发改委、商务部、外交部、财政部和外汇管理局均已出台新的政策,在风险管理、法律保护、投资审批、市场信息、投资补贴和海外支付等方面简化流程,为中国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
据悉,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中国进出口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也为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提供保险和贷款融资方面的大力协助。这些宏观优惠政策和经济鼓励措施无疑将会加快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
随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增加,中国企业海外业务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在海外拓展的过程中,中国企业不单单只重视资源和市场,而且注重获得高附加值行业相关的技术及人才。在2013年,中国企业在高附加值行业中的交易总额达到276亿美元,为2005年的四倍多。美国的高新技术企业成为热门的目标,例如联想收购摩托罗拉的智能手机业务,阿里巴巴投资社交服务类初创企业Tango Me。
报告显示,中国领军者计划在将来更积极地加大海外创新力度,使创新在全球化的发展计划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为了拓展海外创新,除传统的海外收购并购和形成战略联盟方式外,中国全球化企业同时愿意采用内生式的发展模式,例如作为海外创新拓展主要手段之一的海外研发中心(见图表1)。从地区角度来看,除不断拓展在西欧和北美等发达地区的创新外,中国全球化企业还着眼于在拉美等发展中地区加大创新力度。
2、创新推动企业全球化的路径:
高新技术企业往往凭借自身创新优势成为全球化企业;大型国企依靠其全球资源来谋求新技术和国际创新人才
世界经济论坛在2014年发布的《中国企业全球化最佳实践:应对运营挑战》报告显示,诸如增加海外资产及海外员工人数等方面的全球化投入并不一定能够带来更大的回报。拥有能够在全球化进程中系统地应对运营挑战的能力,是全球化领军者卓尔不凡的关键。
2014年,世界经济论坛在调研的120家中国全球化企业中,结合自我评估、同行评鉴和对标分析等方法,一半以上的企业属于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同行的领军者。相比于其他全球化企业,领军者在创新方面做得更好(见图表2)。
那么,创新究竟对中国企业全球化发展有和促进作用呢?报告提出的“双轨框架路径”可以较为清晰的表现出创新对中国企业的全球化意义:
路径一:企业凭借自身创新优势,发展为成功的全球化企业。采取这一路径的中国企业首先在国内市场中是成功的创新者,利用自身在创新方面的竞争优势进入全球市场,随后成长为成功的全球化企业;
路径二:成功的全球化可以推动创新,从而促使全球化企业保持其领先地位。采取这一路径的中国企业为了建立可持续的成功的全球化发展道路,利用自身在全球的资源如全球创新人才,对全球市场的近距离观察以及当地市场的洞察力促进创新发展,成为更出色的创新者。
“在企业全球化发展的不同阶段,处于不同行业的中国企业会选择不同的发展路径,以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对路径的选择通常取决于企业所处的全球化发展阶段。”报告执笔人认为,部分中国企业已先后经历了这两条发展路径。
报告认为,从行业角度来看,企业往往会根据其不同的行业特点来选择不同的发展路径。例如,为了迅速应对市场变化,处于高新技术产业的企业往往会先选择第一种路径。具有较高行业壁垒的企业通常也会选择第一种路径,因为他们首先必须掌握核心的创新能力,才能满足海外市场更为严格的标准要求。
从企业类型来看,大型国有企业通常会选择第二种路径。起初,这些大型国企走向海外的主要目的是寻求新的资源和市场。由于存在政府的政策及财政支持,这些企业在创新方面并不十分突出,在创新方面的国际竞争中落后于民营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见图表3)。如今,这些国有企业开始依靠其现有的全球资源来谋求新技术和国际创新人才,寻求可持续的全球化发展道路。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15-06-05)中国环江喀斯特地貌展现世界自然遗产独特之美
- (2015-06-11)美众院前议长哈斯特尔特否认违反金融法等指控
- (2015-06-13)利物浦拒曼城对斯特林报价 红星已引全欧关注
- (2015-06-13)刘延东会见芬兰总统尼尼斯特
- (2015-06-18)驻曼彻斯特总领事李永胜出席第四届全英中华端午龙舟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