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跪别父母大学生返校 校方:不会让学生因贫失学

2015-09-08 03:50:43 来源:重庆晨报

评论

\

9月5日,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洪水镇阳坡庄村,李超李雪兄妹跪别父母。 生活晨报供图

9月5日,一则《患病父母以死相逼 寒门兄妹跪别父母返校》的新闻被各大网站转载。在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洪水镇阳坡庄村一个破旧不堪的院落里,患有严重肝占位的李志明和患有腰椎疾病的妻子强忍着身体的疼痛,出门送两个孩子远赴校园。临行前,李雪和哥哥李超含泪跪在父母身前,嘱咐父母一定要照顾好自己。

昨日清晨6点25分,K689次列车缓缓停靠在重庆北站,李雪拖着箱子,跟着人群出站。出站口外,西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团委书记冉思燕早已在此等候,等着接她回学校。

  患病父母

坚决不准孩子休学照顾他们

2013年,李超、李雪兄妹同时参加高考。李雪被西南大学录取,李超考上了晋中学院。“因为没有妹妹考得好”,李超决定放弃学业,留在家里照顾患病的父母。后来,在父母和老师的再三鼓励下,他决定回校复读。去年,李超考上浙江海洋学院,在当地爱心企业的捐助下,终圆大学梦。

家里有两亩地,种着土豆、玉米和谷子。李雪说,父母的身体情况已经不允许他们再干重活,但父母不想“连吃的东西还要花钱买”。

“不是我们不想回来上课,是父母实在干不动重活了。”李雪家里有口井,家中吃的水都要从井里打上来,现在,父母打水都困难,只有靠邻居帮忙。

今年暑假,李超、李雪兄妹向父母提出休学在家的请求,全被父母否决了;两兄妹也商量过一替一年地申请休学、轮流在家的办法,同样被父母否决。

父母的态度很明确:无论如何都不能耽误李雪和李超的学业。最后甚至不惜以绝食相逼。

被父母“赶”出门,兄妹俩都极不情愿。临行前,兄妹俩把家里所有能盛水的桶都加得满满的,把柴火都截成小段,希望尽量为父母减轻负担。

  妹妹李雪

为省钱,步行半小时做家教

跪别父母后,李雪踏上了返校的旅途。她先乘坐火车从县城到太原,再从太原转乘火车到重庆。将近28个小时的旅程都是坐硬座,虽然不舒适,但却是最经济的。上车前,李雪买了四袋方便面,饿了就干吃方便面,渴了就去接点热水喝,一如她在学校般节俭。

李雪是一名免费师范生,可以免交学费、书本费和住宿费,每个月还能获得600元补助。但她每个月只花费500元左右,其中大部分花在吃饭上,一日三餐全在食堂,几乎不打荤菜,餐盘里除了米饭就是青菜、豆腐或者土豆。

她上大学后就没买过新衣服,因此穿的也基本都是旧衣服。这次回学校,箱子里大部分是冬天穿的旧衣服,都是老家的好心人给的。

去年,在学长的帮助下,李雪找了三份家教,给一个五年级的学生和两个初二的学生辅导数学。她收的补习费很低,一小时10块钱,每周总共去六次,每次辅导两个小时,算下来,一个月可以挣480元。

为省几块钱的路费,李雪每次去学生家、回学校,都是步行,单程就要走半个小时。

去年暑假,李雪攒了1000元带回家,今年暑假,她带回去1500元。

“不在教室,就在自习室。”这是同学们对李雪的印象。只要不去做家教,每天晚上李雪都会在26教自习到11点,然后再回寝室继续看书到凌晨一点。她说:“我们专业的课程还是有点难,得花好长时间看书。”

李雪的室友说,李雪是她们寝室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

说起此次离家的风波,李雪也在承受着内心的煎熬:去上学,父母在家无人照料,不放心;在家照顾父母,父母心里又有很大负担。面对这亲情的两难选择,她忍不住痛哭流涕。

哥哥李超

想多请几天假,陪陪父母

李超比妹妹李雪大一岁,兄妹俩在同一年进入小学,现在,他比妹妹低一个年级。

当李雪已经开始新学期时,李超还在返校的路途中。昨天中午,李超还在郑州火车站等待傍晚6点30分开往宁波的火车,“到了宁波再转大巴,明天之内就能赶到舟山。”而今天,距离学校规定的开学日期,已经过去了两天。

李超每学年能拿到4000元补助金,还在老师的帮助下勤工俭学,加上在老家办的贷款,能保证他上学的费用。

“我学的专业是航海技术,以后从事的工作可能跟海洋有关,会比较辛苦。”李超介绍,学校实行半军事化管理,他已经适应,也很喜欢现在的专业。

考虑到长途电话费用较高,李超平时跟妹妹都在网上联系,“我经常问她一些数学上的问题,也一起聊聊最近的状态。”兄妹俩交流的话题时常都会回到父母身上。

和妹妹一样,父母是李超最大的牵挂,“我想着自己回家的时间不多,就想多请几天假,多陪他们几天。”电话中,这个刚满20岁的男孩几度哽咽。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