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云南深山“绿人参”走向世界的女台商
2015-09-07 16:50:50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昆明9月7日电(记者姚兵 李怀岩)在云南宜良县的足山,女台商罗霓云望着一片绿茵茵的山葵基地说,打算开发“山葵+”产业。“山葵+,就是把山葵和一些极具特色的农产品及民俗文化结合包装营销,让更多人了解云南的民族特色,让这种大山里的‘绿人参’惠及更多的人。”
在台商罗霓云眼里,山葵就是绿色的人参。这种经济价值很高的蔬菜兼药用植物,主要用于海鲜调味品——青芥辣的加工材料,具有强杀菌和杀灭消化系统寄生虫的作用。
1986年,毕业后的罗霓云来到阿里山,开始接触山葵产业。当时,阿里山开通了铁路,旅游观光业迅速发展,许多高档料理餐厅对青芥辣的需求很大。“起初,我从事销售代理工作,给餐厅供应青芥辣等食材。后来,由于阿里山大量种植山葵,而自己又是食品制造专业毕业,于是就购买原料简单加工,然后进行出售,利润很可观。”
几年后,罗霓云跟许多台商一样,到大陆寻求机会。“听说云南的生态很好,也种植山葵,1999年,我第一次来到昆明时恰逢昆明世博会,春城被装扮得非常漂亮,我完全被吸引了,就决定留在这里创业。”罗女士说。
罗霓云认为,云南拥有全球最具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山葵种植条件。2001年9月,她开始在宜良投资建厂,成立了昆明川达食品有限公司,主营速冻山葵及山葵风味食品,产品销往日本、泰国及美国等地。
“我到石林、大理、丽江、保山等地联系种植户,直接向他们收购原材料进行加工。”这样虽然节省了种植环节,但随后她发现部分农户供应的原料不令人满意,于是她每年都到种植基地,给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和制订收购标准。
“后来,公司培养了一些种植大户,他们协助公司对山葵种植进行管理,大大保证了原材料的品质。”在罗霓云看来,自己的成功离不开当地种植户和村民们的支持。她与当地村民打成一片,还经常组织员工和种植户一起旅游,资助当地孩子上学。
川达食品有限公司现有员工120名左右,绝大多数为宜良县当地人。与当地种植户建立起来的信任,不仅让公司稳定发展,也让许多高寒山区的百姓脱贫致富,盖起了新房。
竹山镇的杨玉富是罗霓云培养起来的山葵种植大户之一,他带动了竹山镇十几个山葵种植户,种植面积大约有150亩。年成好的时候,每亩有6000多元的收入。几年来,杨玉富已经随同罗霓云走遍了北上广,也游览了新马泰。
2010年9月,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雹把山葵的遮阳网打坏了,罗霓云立即决定给每个种植户一定的资金补助。在罗霓云的资助下,杨玉富的大女儿如今在上海华东理工大学攻读博士,二女儿在宜良二中上中学。
杨玉富说:“罗总是台湾人,也是我们村里人。”
为了山葵事业,52岁的罗霓云依然单身。喜欢旅游的她笑着告诉记者,正是对山葵执着的爱,让她保持一颗年轻的心。
她说:“有的时候一个人很辛苦。但是,看着山葵基地的壮大,看着农户因种植山葵而过得安稳幸福,我感觉很骄傲。”
如今,川达食品有限公司在云南走过了14个年头,已经把山葵产业做到了每年近千吨的产量,除青芥辣外,山葵风味的花生、山葵酱、山葵豆都颇受欢迎。
“以前在台湾,每年做几百吨都很了不起。”正在计划二次创业的罗霓云说,大陆市场充满机遇,而云南的大山里还有很多宝贝。
原标题:让云南深山“绿人参”走向世界的女台商[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