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聆听倔强的历史回响——两岸媒体人重访台湾抗日史迹

2015-09-02 23:06:51 来源:新华网

评论

新华网台北9月2日电(记者曹槟 陈键兴)“授首昭忠贞碧血黄花殉一死,移骸隆祀典青山白骨共千秋。”台湾彰化县八卦山抗日烈士纪念碑公园的牌坊上,镌刻着这样一幅楹联。600多位台湾抗日志士的遗骨安放于此,但留下姓名的寥寥无几。

8月30日至9月2日,台湾《旺报》邀请两岸13家媒体的记者一同走访了台湾抗日史上几个重要的事件故址,八卦山是最后一站。

1895年4月,清政府在甲午战败后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日本。同年8月,留在台湾的清军部队“黑旗军”与台湾各地民众组织的义军,在八卦山与日军展开大会战。虽然人数不及日军五分之一,武器装备更是相差悬殊,但是抗日将士们意志坚定,英勇顽强,这场台湾抗日史上最大规模的战役持续了数昼夜,毙杀包括少将山根信成在内的日军上千人。守台将士付出了巨大的牺牲,阵亡者达四五千人,最后突围者不足50人。

1965年,彰化当地民众意外发掘出679具骨骸,经勘查认定正是八卦山战役中牺牲的抗日烈士。“建造这座纪念公园就是要让后人谨记先辈们的爱国精神和义勇行为。”30多年前,时任彰化县长的黄石诚如是阐明建立八卦山抗日烈士纪念碑的意义。

《旺报》采访中心助理副总编辑宋秉忠说,八卦山之役并不是宝岛抗日的“绝响”,台湾人民的抗日持续长达半个世纪,直至1945年抗战胜利、台湾光复。

在南投县仁爱乡春阳村,82岁的赛德克老人巴坎·娜威吟唱起部落传统歌谣,如泣如诉。回忆起遭受日本殖民统治的往事,她说:“日本人一直驱赶我们,让我们流离失所。我们过得很苦,日本人很凶,一大早就还拿锄头砸我们的屋顶,叫我们起床砍木头、背东西,奴役我们。”

为记者们做向导的郭明正是一位退休教师,他的赛德克名字叫Dakis Pawan。多年来,他潜心收集、整理自己族群的文史资料,“雾社事件”一直是他研究的重点。

他告诉记者,日本殖民台湾时期,赛德克人不堪殖民者的掠夺与欺压,进行了多次反抗。1930年10月,雾社地区的马赫坡部落头目莫那鲁道联合多个部落,发动武装起义,史称“雾社事件”。事件中,赛德克人343人战死、296人自缢身亡。莫那鲁道本人也饮弹自尽,1933年日本殖民者寻获其遗体,先悬挂示众,后进行解剖,想了解“世上怎会有如此英勇刚毅之人”。

当被问到如果历史可以重新选择,赛德克人是否还会发动这场以几近灭族为代价的起义时,郭明正坚定地点了点头。他还说,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雾社事件”以及台湾少数民族各分支的抗日史,这是好的,历史不是那么容易就可以被少数别有用心的人淡化的。

在苗栗县大湖乡的罗福星纪念馆,乡长胡娘妹说:“虽然罗福星不是当地人,但他带领我们的乡亲200多人参加抗日、从容就义,那份民族大义值得后人纪念。”

罗福星是祖籍广东的客家人,1886年生于印尼,1903年随祖父来到台湾。1907年,罗福星在广东加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其后曾参加黄花岗起义。1912年,罗福星来台成立同盟会支部,并提出“驱逐日人,收复台湾”的口号,组织进行地下抗日运动。1913年,罗福星被日本殖民当局逮捕,隔年被绞杀。

在苗栗县头份镇,人们为台湾客家抗日英雄徐骧建造了纪念公园。台湾被割让日本后,徐骧散尽家产,组织义军抗日,转战台湾南北,终在台南曾文溪一役壮烈牺牲。据考,其阵亡前曾高呼:“丈夫为国死,可无憾!”

徐骧殉国后,其家人担心日本人报复,隐姓埋名迁到屏东。因为日本殖民者刻意湮灭历史,有关徐骧的现存史料并不多。直到2010年,他的故乡终于建起了纪念公园,不仅为这位客家英雄树立了雕像,还把他参与的12次战役事迹陈列于浮雕碑记上。当地文史工作者徐沐兰告诉记者,今年的农历3月6日,徐骧家族有200多人从世界各地聚集于此,缅怀先祖的抗日精神。

120年前,日军在台湾北部的澳底盐寮登陆,那是日本殖民台湾五十年之始,更是台湾不屈抗日的起点。负责当地旅游事务的金保梁对记者说,盐寮抗日纪念碑公园眼下正在整修,未来希望能吸引更多人来此,了解台湾的抗日历史。

原标题:聆听倔强的历史回响——两岸媒体人重访台湾抗日史迹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